随着中央、湖北省、荆州市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各类人群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政策、制度不断出台的同时,养老金、最低工资、失业金、医保待遇等也在不断上涨……
创业、就业形成“荆州模式”
近年来,荆州将创业促就业工作列入政府十件实事之一,鼓励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帮创业,形成了创业促就业的浓厚氛围,而“全民创家业”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被誉为“荆州模式”。
2008年,荆州圆满承办“湖北就业市县长论坛”,发表的《荆州宣言——让农民工安居乐业》,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国际劳工组织将其翻译并作为培训教材。
自2009年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以来,荆州共建成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106个,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6亿元,扶持1。8万人实现创业,带动8。4万人就业再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倍增率为4。69%。
今年来,荆州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629万元,发放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新录用人员岗前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困难企业转岗培训安置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共计1100万元,帮助企业减负,稳定就业岗位。坚持每周组织劳务用工和人才招聘会,今年来全市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5场,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
医保从无到有、从低到高
家住荆州区的李姨妈今年63岁。前年,李姨妈购买了职工医疗保险。今年6月,李姨妈患上癌症,住院费、手术费花了4万多元,医保一次就报销了近2万元。李姨妈月收入不足千元,家人说,多亏买了医疗保险,不然,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余下的医疗费都不知道怎么办?
目前,李姨妈身体正在康复中,她告诉记者,一年交了几百元保费,结果报了几万元,给家人减轻了不少负担。不然,说不定今年自己早就不在啦!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1997年前,荆州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生病住院发生的费用,有些市民是依赖单位报销,有的市民只有依靠自己不多的积蓄。由于当时医保制度不健全,有些病人住院治疗后,就导致家里陷入贫困的生活境地。
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是新医改的主要目的之一。自1997年6月,荆州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后,这一保障水平逐年攀升。这位负责人介绍,1997年6月,当时的医疗费的保障水平是最高只能报销2。5万元,随后开始逐年提升保障水平。15年来。职工的医疗报销水平先后从2。5万元,逐步上升到3万元、6万元、10万元。荆州城镇职工和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8%、70%,今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水平较往年提高了至少6倍,支付限额已达到15万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