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的药品有何特点?席萍说,广东湿热的气候、环境容易导致皮肤病、妇科病(盆腔炎)、儿科病及感冒、消化道系统疾病等地方多发病和常见病,因此对这些疾病谱有针对性地作了重点遴选。其中,妇科药遴选12个品种,皮肤科遴选9个品种,感冒药遴选30个品种,消化道药物遴选24个品种。另外,广东是中医药强省,本次遴选体现“中西并重”原则,260种药品中,西药127个,占48.85%;中成药133个,占51.15%。
记者发现,这260种药,基本是疗效好、价格低的知名老药、普药。比如,广东人熟悉的藿香正气丸、小柴胡、保济口服液、小儿七星茶、上清丸、复方感冒灵、新血宝胶囊、胃乃安。
其中,按照2009年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网最高临时零售价算,奎宁(10支/盒,13.12元)、替硝唑(1.56元/瓶)、安乃近(10支/盒,2.9元)、穿心莲糖衣片(24片/盒,2.79元)、双料喉风散(2.2克,9.74元)、桂林西瓜霜(2.5克,8元)、跌打万花油(25毫升,6.4元)、跌打镇痛膏(4片/袋,7.14元)、蛇胆川贝散(20支/盒,10.79元)、蛇胆陈皮散(10瓶/盒,11.5元)、补脾益肠丸(72克/瓶,11.19元),都相当实惠。
“260种药物,属于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有240种,属于省医保目录的有18种,这样就保证市民看病买药都可报销。”席萍说,只有两种药属于非医保目录,一是“胃乃安胶囊”,2009年广东最高临时零售价10.1元/瓶;二是维生素E,广东2009年最高临时零售价5.18元/瓶,都是广东人喜欢用的安全低价老药。
有啥实惠?
“零加成”销售,全省统一价格,不少品种有望进一步降价
增补260种基本药物,老广看病能得到什么实惠?
伍新民表示,过去基层医院卖药给患者,只要不高于省的最高零售限价,就可在进货价基础上加成15%甚至更多。而按照国家新医改政策要求,这些基本药物在基层医院要实行“零加成”销售,也就是按照进货价卖给患者。这样患者去基层医院看病,至少可减少15%的药价负担。
“而且,这260种药品将会严格控制价格,不少品种有望进一步降价。”他说,照国家发改委对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原则和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对药品价格实行“三控”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增补品种实行招品种、招规格、招数量、招价格、招厂家,实现基本药物全省统一价格。
另外,根据《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增补品种使用采购配送试点办法》规定,全省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使用增补目录品种金额不得超过基本药物使用总金额的30%。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增补的260种药品可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