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钱”被透支
但即便如此,药店违规刷卡的现象仍然屡屡见诸报端。“‘堵’恐怕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况且,即便是堵住了医保定点药店违规刷卡,但还是挡不住参保人自行变现。”到头来结果还是一样——“救命钱”被透支。
记者不只在一个城市看到过“医保卡换现金”的小广告,尤其是在医院和药店附近,地上、电线杆上、墙上……类似的小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知情人透露,通过这些小广告,参保人可以以5折至8折的代价提出医保卡中的现金。
据他介绍,目前医保卡套现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通常的做法是:先是一些不法药贩打着“医保卡变现”的招牌,对过往行人招揽生意——再由参保人到定点医疗机构或医保定点药店购买药贩指定的药品——药贩打折回收这些药品后,再加价销售出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药贩子往往会将收到的药品集中后再通过统一的非法网络销售出去。这样一来,医保部门不仅堵不住“救命钱”的透支,还很容易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一些药品通过不法渠道回流到药店,也不利于药品零售行业的规范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说。
从另一方面看,“兑现”也反映出消费者的合理诉求。一方面,一些参保人个人账户余额长期沉淀,但同时自己又需要用钱,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长春市26岁的小刘表示,自己身体好,平时很少生病,医保卡里已经积累了2000多元。“我最近要结婚,装修房子正需要钱,尽管‘兑现’要亏不少,但钱拿出来还是可以解燃眉之急。”他说。
另外,医保卡使用不方便,也成为一些人宁愿亏一些也要“兑现”的原因。一些参保人离医保定点药店较远,刷卡购药不方便;还有一些地区规定了在药店刷卡购药的限额,福建省福州市规定,参保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大病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除外)用个人账户资金到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限额调整为每半个月150元,而此前每半个月只有70元。
在福州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药店刷卡购药的限额规定给顾客带来不少麻烦。有一次她要买280元的药品,可药店说每半个月只能刷卡150元,没办法,她只好隔了半个月后又去了一次药店,才把药买齐。“这已经很不错了,要是换了去年,买这点药,我得连续跑四次,两个月才能把药买齐。”她自我解嘲地说。
“疏”则通
长春市医保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坦承,对于“医保卡换现金”的行为,他们一直在联合当地工商局、药品监管局和公安局共同治理,但由于缺少法律依据,致使打击力度不够大,使得他们抓到药贩子也不知该怎样处理,使治理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