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是医改要逐步解决的痼疾。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市2011年卫生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决心深度推进医改,在“啃”硬骨头的同时,解决“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大医院看不上病、社区看不了病”的实际问题。
“看得起病”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说,针对“新农合”筹资水平低、支付报销水平低的问题,北京市建立了“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2010年,北京市“新农合”人均筹资达到520元,住院报销比例60%以上。
过去,北京市140万名老人和孩子没有基本医保,看病费用全部自付。为此,北京市建立起城乡全覆盖的“一老一小”医保制度,提高报销标准,扩大报销范围,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约31亿元。
针对群众看病报销难、垫付负担重等问题,北京市全力推进“社保卡”建设,已发放“社保卡”850万余张,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职工和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即时结算”,每年为群众减少个人垫付资金92亿元。
目前,北京市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统一采用《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手册》中的26292个中标药品,患者在不同级别、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拿同一厂家同样规格的药品(中药、疫苗和麻醉类管制药品除外),都是同样的价格。
“招标品种相同药品较现行市场平均价格下降16%,预计每年可减轻医保支出和群众负担36亿元。”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北京市今年还将推广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互认,这意味着一些患者今后不用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节约了检查费用。”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陈静说,目前北京市已有大约100家医疗机构实现了检验结果互认,互认的项目包括临床生化、血液、免疫共3个专业31个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