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京津冀医保不能即时结算带来三种后果:给患者带来不便;经办机构无力即时监督,出现虚开或购买发票等骗保现象,增加医保基金风险;统筹地区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医保机构无力协助监督和管理。
建立京津冀异地就医结算网络迫在眉睫。
天津人社局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副处长邱晓宇说,现在对京津冀医保同城化应该有个明确的定位,从目前看,尽管问题很大、很难,但各方仍应积极想办法。
据了解,日前,我省与天津签订了异地就医结算框架协议,开始就具体细节和操作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当前比较急迫的是把信息系统建立起来,起码把监管先做起来,现在正和软件开发商洽谈,把各省市在京就医人员的信息系统建立起来。至于结算嘛,难度挺大,要考虑在各自省市系统内先建立起来,在这基础上,再考虑京津冀统筹。”北京市人社局医保处处长蒋继元说。
焦点:各自区域内统筹
“北京的医保系统只对省一级,不可能对到市县一级。”蒋继元介绍,目前全国每个市每个县都有在北京看病的,估计有2000多个统筹区。
看来,京津冀医保异地结算的实现要建立在各自“大统筹”的前提下,河北如此,天津也同样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实现,成为京津冀医保异地结算的前提。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模式是指省(市)医保中心建立全省统一的异地就医结算中心,制定统一的标准,保证就医地和参保地的数据能够共享,由参保地负责医疗待遇的计算,并适时将结果返回异地就诊医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