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医疗保险 > 正文
 
我国医改5项重点工作:如何让13亿人拥有医保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从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缺医少药,到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从部分群众自费就医,到全民医保;从药品价格虚高,到药品合理定价。

  为了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额、保质保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医改提出了一项全新的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的是要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同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基层看病负担开始减轻,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两降一升』势头。

  据统计,从2009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基层医改8亿农民的健康保证

  基层和农村的医疗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迫切的问题,这项改革直接涉及全国5万多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近140万基层医务人员以及60多万村卫生室和110万村医的利益,还涉及整个药品生产和流通市场相关方利益,更涉及13亿多群众特别是8亿多农民看病就医的切身利益。

  基本药物制度从根本上改革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而由此而引发的采购机制、绩效工资、乡村医生等问题甚至比基本药物制度还复杂。

  为了推进这项重要的改革,综合改革的内容涉及了方方面面,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建立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建立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

  改革的结果是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的定位,医务人员回归防病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治病的功能。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远离疾病

  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妇幼保健、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血吸虫病的防治……

  为了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医改提出了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的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目前,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开展,城乡居民规范化建档人数达到6.2亿,5400多万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得到了规范化管理。

  上海闵行、四川新津等地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的医药信息化管理系统,切实增强了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服务能力和利用率,也有力推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实施。

  公立医院改革开始攻坚

  公立医院改革事关近期五项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乃至医改全局的成败。因此,公立医院改革是今年攻坚克难的主攻方向之一。

  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有其历史背景和演化过程,例如药品加成,这项政策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财力紧张的背景下实施的,曾对当时缓解卫生资源短缺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