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做保单
案例:2008年11月12日,云南消费者梁玉祥与妻子到三亚度蜜月,他通过携程网订了两张返回昆明的机票,又投保了两份“平安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每份20元。收到保单后,他发现保险期限只有一天,没有覆盖整个行程。梁玉祥致电携程客服热线及平安保险。平安回复称,系统中没有两人保单号,携程则承认这个保单属于伪造保单。随后,梁玉祥将携程告上法庭,要求携程网赔偿10万元,并在其网站公开道歉一周,但携程拒绝了这一赔偿请求。
拆招:一些短期意外伤害保险赔付率低,再加上很少有人会致电保险公司辨别真伪,代理机构将假保单交给消费者后通常不会出事,从而滋生了不少售卖假保单的中介代理,其中以航意险最为典型。假保单事件较多发生在中介渠道销售的短意险,包括保险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意外伤害、旅游意外险等。
从被假冒的险种来看,通常集中在以航意险为代表的短期意外险,也有商业车险及交强险等财产险。所以,购买保险时,要注意辨别承保机构的合法性。消费者可以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该机构是否为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合法保险机构。
一般来说,合法保险代理机构营业场所会悬挂保监局核发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可以留意。
陷阱二:存款变保单
案例:西安市民朱女士2009年5月14日到银行,想将账上的70万元存成5年定期存款,而营业员给她推荐了一种“保险产品”,说收益会比存款高。她当时还在考虑,但营业员告诉她,一次性存款70万元存不进去,分期存才能存完。朱女士当时想着只要能存进去,也就没有多想次数问题,随后营业员办理了相关手续,并让她签了字。10月份,女儿岳某偶然看到了母亲办理的“存单”后,告诉朱女士,这只是一份保单。8个月后,朱女士找到银行,说银行当时未告知是保险,提出退保。但银行称,办手续前已告知是保险,而保险公司亦称,办手续前已告知是保险,退保要损失5万多元。
拆招:进银行存款,被销售人员忽悠成了保单,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去年,银监会以“特急”文件形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首次叫停保险人员驻银行销售,剑指保险投诉重灾区“银保产品”。
随着银保合作渠道的持续整顿,目前的管理已相对严格,在合作方式上也有很多改进。但误导现象仍然存在。希望银行及保险公司能在合作中进一步秉承诚信原则,不能一味追求业绩,而忽视了对消费者负责。
当然,消费者在办理银行柜台业务时,也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条款,不要轻易签字,要学会自我辨别。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