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湖北省实现病历“一本通”,病人无需再每到一家医院就买一本病历。然而,随着纸质病历退居二线,电子化看病的兴起,又产生了新的不便,病人每到一家医院就要办一张就诊卡。记者调查发现,病人对就诊卡的态度呈现出两级分化,不少人觉得使用就诊卡确实便捷,有的医院还可以在自助挂号机上刷卡挂号、缴费,节约了大量排队时间。但也有很多病人对办理就诊卡并不感冒,一方面,在不同医院看病就要新办不同的卡,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家医院,看病忘记带卡还得重新办理。不少市民盼望着能有一张就诊“一卡通”,让电子化病历真正便捷起来。
正方:减少排队明白看病
传统的挂号缴费方式常常使排队的患者抱怨不已,在协和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心医院等增设自助挂号设备的医院,记者发现,使用自助设备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乐意体验新的看病方式,也确实感到比以前方便省时。作为“电子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诊卡不仅能详细记录整个就医环节、提高就诊效率,还能贮存患者历史就诊信息。记者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体验自助看病,在门诊大厅的自助挂号机上,直接在机器上刷身份证或医保卡,就能免费拿到就诊卡,然后点击自助挂号,再在机器上刷银行卡缴费,就能拿到挂号单。在诊室内,医生看病时,只需要刷一下卡,病人的姓名、年龄等信息都出现在医生的电脑上。需要做检查或开药,医生点点鼠标,就能打印出检查单或处方,上面的各项名称一目了然,而且费用也直接打印出来。“以前有的手写处方太潦草了,病人看不懂,也不知道价格,而且去缴费之前还需要先划价,划价要排队,交费还要再排队,实在麻烦。刷一下卡,项目、费用等明细一清二楚,方便多了。”正在看病的王小姐告诉记者。一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谢沛霖介绍说,实行就诊卡看病后,医生的开药记录在电脑系统中受到监控,也能起到监管大处方的效果。
反方:反复办卡增加负担
使用就诊卡效率确实提高不少,但随之产生了一个新问题:由于没有就诊卡看不了病,而各家医院的卡又互相不兼容,去一家医院就办一张就诊卡,慢慢地,手头竟然有了十多张不同医院的就诊卡。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人都有过多次办卡的经历。尤其是老年人,看病多,手里的卡更多,一家人十几张卡很正常。而且办卡的价格各家医院也不一样,协和医院、省中医院办卡需花2元,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儿童医院办卡是1元,中南医院的卡0.5元,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普爱医院办卡则是免费的。虽然就诊卡可以退,多数人看完病后都不会选择到窗口退卡,一是退卡窗口排队时间太长,二是觉得以后卡可能还用得着。因此,许多人的就诊卡越办越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