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医院报销比例不同
市民王女士因患癌症住进了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花费了100000元,享有城镇居民医保的她经报销费用为45000元,报销比例约为45%。这令王女士感到疑惑,“不是政策要求三级医疗机构治疗报销能到55%吗?”记者了解到,报销比例需要扣除相应费用后计算,而且医疗机构级别不同,报销比例也不一样。
起付线、药品选择会影响报销比例
据了解,为了防止“小病大医”,居民使用医保报销时,会被设置一个叫做“起付线”的门槛。假设某市民感冒花费190元,而起付线是200元,他的花费就不能经医保报销。
自今年1月1日起,参保居民在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为200元,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负担80%,个人负担20%;二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400元,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负担65%,个人负担35%;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700元,居民医保基金负担55%,个人负担45%。
报销比例除了受起付线影响外,还受到用药范围等影响,有些目录外的药品需要自费。记者从一家一级医疗机构了解到,对于一级医疗机构来说,实际报销比例基本在70%左右。假设王女士在一级医院治疗,花费100000元,扣除起付线200元,再扣除范围外检查费及自费药品,报销的是剩余89800元的80%,她可以得到70000多元。
《意见》实施意味着看大病花钱少
和一级医疗机构情况类似,对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来说,实际报销的比例也分别低于65%、55%。一般来说,二级医疗机构可报销50%左右、三级医疗机构实际报销40%左右。假设王女士选择二级医疗机构,报销后仍需要自费50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居民医保是有报销上限的,150000元封顶。目前,超过150000元就不能报销了。
若《意见》实施,如果王女士选择二级医疗机构,她自费的50000元中,还能再有商业保险机构报销一半。如果患重大疾病的参保居民花费超出150000元的部分,也能让商业机构帮着再减一半超出部分的负担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