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收就不收,收住院病人时,首先问是不是医保患者,如果是医保患者,就会告诉他有些项目做不了,按照医保报销范围,医疗效果不好,或者直接推掉,说现在医院没有床位,要等就等一个月,他愿意等就等,不愿意等就去其他医院就诊。”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说。
胡善联的看法是,大处方和拒收病人,很难避免。所以必须解决好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而且分诊制度要完善,让群众到基层去就诊。
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要执行“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如果监管不到位,大处方的问题仍将存在。“现在医院的信息系统还无法起到监管的作用,目前正在加强。而总额预付把总的额度锁死,医生对次均费用不得不产生应有的动力,医院就会要求医生将每人次均费用往下降,过去医院没有这个要求,也没有人这么要求我们。”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刘建说。
刘建称,医保实行总额预付制度改革,医保基金的硬约束是医院控制费用的有力抓手,医院的监测也说明医保病人医药费用的下降更明显。
“而目前‘超支分担’这一块,如何分担是医院和医保部门自己去协商,还没有一定的比例出来。”一位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对本报说。
“政府、医保、医院,对于超支部分的分担比例目前还没有定。”胡善联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