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我市将继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原则上按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具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且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
在基层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到2015年,力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000余名全科医生,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3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同时积极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力争实现大病不出县
未来三年,我市将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通过破除“以药补医”,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在不增加患者费用负担前提下,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
控制医疗费用方面,通过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费用控制等措施,主动控制成本。对费用增长较快的疾病诊疗行为进行重点监控。
继续巩固完善“先诊疗,后结算”的诊疗模式,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