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可持续性”,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中之重。
在中央财政连年补贴下,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逐年减少,从2002年的29个省份,到2007年的19个,去年15个,今年是14个,同期的财政补贴数据显示,2002年财政补贴450亿,2010年补贴1954亿,2011年是2200亿。
“负债的省份虽然越来越少,但是负债额却越来越大了,在2002年的时候只有400亿,现在是700亿-800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如是说。
对于出现收不抵支的主要原因,报告认为主要有四个:各地历史欠债不同;制度赡养率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以及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部分省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在短期内难以解决。根据这些地区基金征缴额和参保人员数量增长率等数据测算,5年后部分地区亏损趋势还会加重。
同时收不抵支的省份主要是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份,13个试点省份中有8个出现收不抵支,即使是余额规模最大的广东省,将全部结余拿出来,也不足以做实自己的账户。
“世界经验表明,养老保险过度依赖公共财政迟早会遇到可持续的问题,现在出现财政危机的国家,他们的养老保险无一不遇到了极大的问题。我国的养老制度一经产生,就遇到了人口结构快速变化,对这个制度是非常大的挑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如是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