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外将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相比较,有人得出“新农合与居民医保相比,筹资标准低但待遇标准并不低”的结论,使人感到困惑,对此应做深入分析。
这需要分析两项制度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如果基金收入总量大、支出较少,就可实现较高的受益程度。首先分析收入总额的影响因素。收入总额等于筹资标准、覆盖人群、参保率三者的乘积,新农合虽然筹资标准低,但覆盖人群大、参保率高,因此新农合基金收入总额就多。
进一步分析支出总额的影响因素。一是住院率。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城市居民住院率为7.1%,农村居民住院率为6.8%。这一数据可能与现实情况有一定出入,但城镇居民住院率高于农村居民是不争事实。二是人均住院医疗费。根据《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部属、省属、地级市属、县级市属、县属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的人均医疗费分别为15197元、12121元、7216元、4381元、2978元和897元。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大多数都在县级综合医院住院,或者在乡卫生院住院,而省会参保居民大都在省、市级医院住院。如郑州市2009年参保居民住院34129人次,其中在省、市级医院住院29867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88%,因此新农合的人均住院医疗费远远低于居民医保。三是人员年龄结构。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年龄结构是“老、中、青、少”,而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结构则为“一老一小”,前一个群体的综合发病率必然低于后一群体。四是医疗消费方便程度。一种物品越方便消费,消费率就越高,在城镇医院数量多,居民离医院距离较近,因此城镇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高于农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