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股份公司总经济师周名胜则表示,北上广作为新医改各项探索的重要试验田,三地卫生主管系统同时退出药品招标体系,其导向意义非常值得关注。
压力左右
周名胜告诉记者,作为大型普药企业龙头,公司最担心的是医保部门主管招标可能会比卫生局主管时砍价更厉害,药企最希望政府把游戏规则确定好,取消"唯低价是取"。
周名胜担心的主要是全国医保控费大环境下,医保部门主管招标会砍价动力十足。因为上述三大城市均是医保资金压力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内探索医保付费机制最前沿的城市。
上海重点探索总额预付制度,北京重点探索按病种付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其医保基金的结余率都比较低,且都以医保人口为主体,这成为二者积极探索医保付费模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源动力。
其中,上海2002~2007年医保统筹账户5年的医保缺口累计达20亿元。2011年,上海全市的三级医院均被纳入总额预付试点;2011年后,上海明确了医疗机构的年费用增速控制在8%左右。广州市则在2012年8月公开透露了近年该市的医保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2009年,广州医保基金首次出现缺口,2010年缺口达1.3亿元。北京也透露,2010年和2011年医保基金支出的增幅都超35%,大大超过基金收入速度。目前北京已将控费试点扩展至二三级医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