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都是节后才正常上班,真正运作起来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位医生分析,新政实施之初就经历国庆假期,也一定程度上延后了起始时间。
社区医院“容量”有限
除了采购周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客观条件也限制了新政实施。
记者在宋家庄红狮家园小区内的卫生站看到,这里只有两间诊室、一间输液室和药房,加在一起也就相当于两居室的面积,5平方米的药房里,只能摆下3个存药的货架。而另外几家卫生服务站也都是在小区住宅一层开设的小门脸,护士和医生加在一起也不超过十个人。
“服务站容量实在有限,要把上千种报销药品都配齐,太不现实了。”该社区医生说,他们无法统计出社区内所有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如果过度采购也会造成浪费。
事实上,社区医院药房受场地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药品种类大幅扩容,只能有选择性地采购新增医保药品。“打一个通俗的比喻,社区卫生服务站像便利店,大医院就像大型超市,方便快捷是便利店的优势,但达不到大超市那样的品种齐全。”该医生说。
也有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表示,将建立缺货登记制度,如果有居民需要服用其中的某种药,社区将记录下来,然后有针对性地采购。
部分社区医生不了解新政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由于政策出台时间短,一些社区医务人员并不了解该政策,对新增加的社区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也不完全知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