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医疗保险 > 正文
 
提高报销比例,不如强化社区医院资源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日前,广州出台征求意见稿,职工医疗门诊待遇即将调整,未经基层转介看病,大医院少报销10%,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相应增加。有关部门表示,此举是为了加强社区医疗的首诊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小病患者能够首诊在社区。

  社区首诊和在穗推广医联体等就医模式,将是广州今后医改的一个方向。作为重要配套,将激励广大参保人在基层就医。日前,广州出台征求意见稿,职工医疗门诊待遇即将调整,未经基层转介看病,大医院少报销10%,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相应增加。有关部门表示,此举是为了加强社区医疗的首诊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小病患者能够首诊在社区。

  当前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挂号看病取药排长龙,医生工作周期长、压力大,却未能将最好的治疗资源放在重大疾病的救治上。因此出台这种“力求在病人留在社区医院”的做法,首先是能治标,理论上能通过经济杠杆,帮大医院分流病人。以后发烧感冒高血压之类的,就别去大医院了,去了还会多花钱。同时也是帮社区医院破解“经营不景气,留不住病人,也引不来好医生”的局面。因此,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来看,以上政策是有其经济性和科学性的,也是符合社会医疗细分化的需要。

  不过,从患者角度来看,病人并非仅仅是一个纯消费者、一个只会完全经济理性的角色。因为医疗价格是缺乏弹性的,人们一般不会因为看病便宜而多去看病多取药,除非是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囤积”药品。其次,人们也不可能因为医疗价格昂贵而在家里等死,因为人命值千金,人们没法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是不是治病。因此,仅仅通过调整报销比例,也许只能动摇老是跑医院的患者的消费偏好,而很难真的改变当前逢病就跑大医院的格局。

  大医院因为其实力雄厚,程序严谨,医生技术有保障而形成其市场地位,这种情形是不可能通过数字化的缩减,克隆出一批小型的社区化医院。因为社区医院压缩的不仅仅是科室、医生和设备,更重要的是隐性的治疗能力。比如一些非名牌医科大学本科生可能会留到基层的社区医院,他们的能力通常是不能和大医院的“精英”相比的。对患者来说,追求的是一步到位的治疗,而不是分段式的求医:比如今天重感冒,只找社区医院,后天发展到肺炎了快死了,再找大医院。如此把自己的身体精确按严重程度和“档次”来划分,未必真符合身体实际。更何况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身体和对社区医生同样都是缺乏理解和信心的。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