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调整时隔七年再次启动 拟年内完成调整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医保目录调整时隔七年再次启动,相较以往,本次医保目录的调整会更加重视药品在临床应用上的收益与经济上支出的最佳方案。同时医保目录的调整后,药企将对药品市场布局和营销手段进行利益重排。
此外,高价药、重大疾病治疗用药的谈判准入将从地方逐步走向国家层面。重大创新药特别是重大疾病的治疗用药有望通过谈判进入新版医保目录。
根据征求意见稿,此前以国家价格谈判方式议价成功的3个产品亦有望通过这一渠道纳入报销范围,并在各地加速落地。同时,对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按照现有市场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基金带来一定风险的专利、独家药品,咨询专家确定拟谈判药品备选范围。
近几年,创新药企是对医保目录调整呼声最高群体之一。贝达药业、亚宝药业等多位药企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创新药进入目录无论对创新惠及民生,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耗时过长,药物销量甚至新产品研发受到很大限制,建议推动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以满足临床需求,加速产业化,鼓励创新。
不过,从实践层面来看,鉴于医保基金面临越来越大的可持续性压力,地方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始终是药品报销范围扩大不得不考虑的制约因素。这可能意味着独家新药产品进入医保的数量将被严格控制,即使进入医保亦需要谈判价格后才能获得医保资质。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认为,随着医保价格谈判将成为常态,优质仿创药或成为最大受益者,“前期进行价格谈判的药品,将提交专家组重点考虑。因此在医保价格谈判成为常态的背景下,部分企业或将采取以价换量的产品策略,利好国内优质仿制药。”
不过,虽然进入医保目录或可以为销量提供保障,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这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进不进医保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如在2009年医保目录调整之时,外资药企担心进入医保被统一降价,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带给企业的利润增长可能反而会受到限制,意愿不强;而国内企业通过各种努力想进入医保,促进产品显著放量。但业内人士预计,本次调整中各类企业竞争更公平透明,外资企业进入医保目录的积极性会提高,国内企业也不会一拥而上,两极分化倾向会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