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精准扶贫中,医保要担当相应的责任。在预防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医疗保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让医保精准扶贫走得更远?
精准因人施策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地实施帮扶,才能提高扶贫实效。否则,对象和方法不精准,目标也很难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监事薄绍晔认为,社保政策精准实施兜底脱贫,前提是要有钱,关键是怎么用,二者缺一不可。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投入快速增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从2009年的人均80元,增加到2016年的人均420元,“有钱”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薄绍晔指出,要因人施策,对于重特大疾病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重度残疾人的医疗保障,需要做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应该有各个地区贫困人口人数、家庭收入、重特大疾病患者人数、病种及医疗费用数额、报销数额等数据,还应建立个人申报及评估机制等。
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看来,要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标准。他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应该因地制宜地根据一个省或一个中心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医保扶贫脱贫的政策标准;“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能做到精准扶贫的。
此外,王东进还建议,建立家计调查、本人申请和“三公”评定制度,由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医保扶贫委员会”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定。这样既可以防止真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被漏掉,又可以避免那些虽有疾病但并不困难的人员侥幸得到“帮扶”。
改革挖潜堵漏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对医保的投入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让用于帮扶救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资金增加一大块?
王东进的答案是,可以通过深化改革挖潜堵漏。在他看来,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既能增进公平与效率,普遍提高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的概率,又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
据有关方面调研估算,因制度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造成的财政重复补助约在5%-10%之间,每年花的“冤枉钱”少说也有200亿-300亿元。2014年,山东省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剔除了财政重复补助资金8亿多元。全国各地如果都把5%-10%的“水分”挤掉,节省的资金就更为可观了。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张振忠也表示,如果能推动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相互衔接,就能在帮扶救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更大效能。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建议,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的无缝接续,转变救助方针,将确定医疗救助对象的依据从“收入贫困”转为“支出贫困”,转“救贫”为“救急”,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强基必不可少
现在,许多贫困地区群众患病就往大城市、大医院去看病,导致了“看病难”。司富春认为,应加快实施农村分级诊疗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