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保险公司密集换将
2011年5月,原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到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担任一把手,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有40家以上保险机构更换了董事长或总经理。人事变更之密集,堪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保险机构有中资也有外资,囊括了保险集团、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所有类型。
纵观保险公司密集换将,一是因为股东发生变化和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人事变动在所难免;二是一些公司进入重要阶段或者遭遇困难,需要进行人事调整,以解决问题;三是因为原高层换届、退休或辞职,正常的新人接班;四是一些公司原高管被监管部门勒令撤换,需要重新更换人选。不管是哪种原因,对于已经走马上任的高管们,能否与行业一起成长、成功,共荣、共进,从而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值得期待。
八、中国人保牵手社保基金
6月15日,财政部、中国人保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署协议,社保基金与中国人保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出资100亿元人民币入股中国人保,占中国人保总股本的11%,根据协议,社保基金的锁定期为三至五年。这也是社保基金继投资交行、中行、工行、农行和国开行后,对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又一项重大投资,而且也是社保基金首次投资国内保险企业。
社保基金投资入股中国人保,标志着中国人保整体改制上市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充分表明其对中国人保投资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并在分享保险业成长收益的同时,有利于中国人保加快发展,提高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社保基金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有利于中国保险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
九、“湛江模式”向全国推广
2011年11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到广东调研,重点听取商业保险参与医疗卫生体制的“湛江模式”经验。“湛江模式”是政府委托业务运营模式的典型代表,湛江试行医保改革已经两年多,实现了“政府不多出一分钱、群众不多花一分钱,居民保障大幅提高、覆盖更加广泛”的多方共赢局面。今年起,广东汕头也将推广和完善“湛江模式”,初期预计覆盖人群超过500万,占该市总人口的90%以上。
人保健康共承保政府委托业务项目达到372个,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4个地市,服务人群4685万。其中,与基本医疗保险相配套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的市场份额达到55%。2011年人保健康积极贯彻落实保监会关于保险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意见,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保险业服务新医改的典范。
十、上海完善蔬菜价格保险保障菜农利益
继2010年底上海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为菜农提供保障后,2011年安信农险继续推行“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上海全市将16.7万亩绿叶菜纳入蔬菜价格保险。市级财政补贴保费的50%,各区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补贴比例,投保人自缴保费比例不低于10%。保障范围增加青菜、鸡毛菜、米苋、杭州白菜、油麦菜5个品种。
绿叶菜成本价格指数保险,将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平抑了菜价,又减少了菜农损失,调动了菜农种菜积极性,统筹兼顾了市民和菜农利益,有效缓解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问题。据了解,部分地区也将推广蔬菜价格保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