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纯保障的保险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市场关注。
趋势:保险回归保障功能
寿险公司也有几款保障险种,如大病医疗、交通意外险等,但如果消费者不主动问,销售人员不会主动卖。
放着现成的保险产品不销售,这又是为何?没办法,每年考核的是公司的保费收入总盘子,主要精力都放在‘银保产品’销售上,像交通意外险、航空意外险、学生意外险等个险、团险渠道销售,是平安保险、人寿保险、太平洋保险的传统地盘,中小寿险公司基本就放弃了。通过银行每销售一笔银保产品,就是一两万元、甚至三五万元,这相当于销售上万笔交通意外险。
再者,这些保障性险种,收取的保费低、支付的保额高,保险公司本身积极性也不高。譬如,以学生平安险为例,一年期保费80元,保额则是:意外伤害身故、残疾保险3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障5000元;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有社保人员)或住院医疗保险(无社保人员)6万元。有时候,一个学校收取了2万元的保费,只要一年内有一个学生出事,就赔光了。
除了偿付能力问题,背后还有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寿险中银行渠道销售的银保产品——分红险一险独大。如今,寿险公司产品结构呈现畸形,分红险占我国寿险市场份额已达91.6%。也就是说,寿险公司每年的大经营盘子,几乎由银保产品支撑起来。因此,销售银保产品也就花费了寿险公司的主要精力,自然保障险种就排在次要的位置,这就出现了保障险“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转移风险的工具,不全是博取高收益的手段。分红险“一险独大”,弱化了保险产品在整个金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力,容易造成金融创新的萎缩,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保险的本质,还是要逐渐回归到保障功能,真正成为消费者小投入撬起大风险的风险杠杆时,买得起、愿意并主动买保险的人会越来越多,保险会成为口口相传的事业。如今市面上也有不少常见的保障险,譬如航空意外险、学生平安险、农房保险等等,老百姓花小的代价,就可以抵御大风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