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财险老大”之争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人保、平安、太保在上海混战,纷纷争当产险的老大。可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往往这三间公司在取得老大地位后,就又被取代了,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沪分成立当年年底,人保寿险在上海实现保费收入3020.56万元,在当时19家中资寿险公司中,位列第14位,保费收入占上海中资寿险总保费收入的0.1%。2010年3月份,太保财沪分又超越人保分沪分当了老大,而平安财沪分此时105207.46万元的保费收入与太保财沪分的122228.81万元,差距仍在1.7个亿。

  一次拿第一容易,困难的是次次拿第一。不论何时何地,排在前面的总是备受关注。2010年,上海保险市场上排头兵们的风吹草动亦没有逃过人们的眼睛。

  中资前10:国寿存续被挤出

  2010年,截至11月保费数据,上海保险市场上中资寿险公司的前10名依次是:平安寿沪分、国寿股份沪分、新华沪分、泰康沪分、太保寿沪分、国华人寿沪分(虚拟)、太平人寿沪分、人保寿险沪分、生命人寿沪分、英大人寿沪分。

  这一排名与2009年底的数据差别不大,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人保寿沪分取代国寿存续沪分,跻身前10。

  而我们注意到,人保寿自2007年进入上海后,稳扎稳打,地盘逐步扩大。

  与人保寿悠久的历史相比,人保寿沪分直到2007年10月份才正式成立,《证券日报》保险周刊曾在《人保寿险与合众人寿4年实现盈利的不同路径选择》中解析过人保寿这一独特的地域发展路径。

  沪分成立当年年底,人保寿在上海实现保费收入3020.56万元,在当时19家中资寿险公司中,位列第14位,保费收入占上海中资寿险总保费收入的0.1%。

  2008年,人保寿沪分保费收入突破5个亿,达到5.15个亿,排在了当时上海23家中资寿险公司的第12位,占上海中资寿险总保费收入的1.409年,人保寿沪分保费收入6.89个亿,同比增长33.8%,在上海23家中资寿险公司中再上一个名次,位列第11位,在上海中资寿险市场份额提升至1.7%。

  2010年,人保寿再度发力,截至11月,保费收入9.97亿,此时上海中资寿险公司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7家,但人保的排名依然跃升至第8,,在上海中资寿险市场份额则提升至2%。

  外资第三:光大永明凶猛杀出取代中宏

  看这几年上海外资寿险公司的座次,除了老大友邦位子坐得比较安稳之外,其余位子上的公司总是换得如同走马灯一般。不过排名靠前的基本还是华泰人寿、中宏人寿、太平洋安泰这几家。

  可是2010年,前三甲中却杀出一个光大永明。

  我们都知道,2010年是光大永明人寿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它由外资变身为中资。并且,事实上,中方人士从2009年就开始主导光大永明人寿的运营。2009年6月,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执行董事解植春出任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2010年4月,曾任职于光大银行的张玉宽,正式出任光大永明人寿总经理。

  2010年11月,其保费收入达到44.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1%。

  而在上海,光大永明沪分44.73亿,在外资寿险公司中仅排在友邦、华泰之后,位列第三。

  光大永明沪分是在2007年底才正式开业的。2008年,光大永明沪分收了6291.43万元保费,在当时上海17家外资寿险公司中位列倒数第一位。

  2009年,光大永明沪分保费收入翻了番,达到1.7个亿,但是与其他老公司比起来弱势仍然很明显,名次仅上升了2个,位列第15位。

  直到2010年,从第1个月,光大永明沪分就牢牢占据了第三的位置,并把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年末,11月底保费收入达到44.73亿元。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