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保诚拟售50%股权 外资独资寿险终结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谭天忠(TidjaneThiam)在是次会议上表示,保诚在完成收购后,将出售友邦中国50%的股份。这意味着,保诚将不会放弃现有信诚人寿的股权。
  谁有可能接盘友邦另外的50%资产目前仍是未知。“在与信诚人寿整合后,中信集团如果不想稀释自己的股份,就必须购买友邦另外50%的股权,毕竟友邦此前在中国发展得比信诚更好,而中信也不差钱。”上述人士分析称。

  BarryStowe表示,“中国保监会并没有就此事给我们规定最后期限,我们也不急于处置中国资产。”

  在亚洲其他国家,保诚亦在计划收购友邦后的分拆计划。保诚将在完成友邦印度的业务收购后,出售给其合资伙伴塔塔集团(Tata);而在马来西亚,保诚将引入一家少数股权投资者。

  友邦、信诚整合之道

  按照保诚披露的数据,友邦中国目前的商业价值为12亿美元。

  完成收购后,如何整合友邦和信诚的现有资源,发挥协同优势,将成为影响整个中国寿险业格局的问题。

  “为了发挥协同效应,友邦的产品组合将被重新整合为更均衡的保障和储蓄产品,以将个人产能和与银行关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BarryStowe表示。

  2009年,友邦的内涵价值为220亿美元,按保诚的说法,在亚洲仅次于中国人寿(24。18,-0。46,-1。87%)和中国平安(46。15,-0。54,-1。16%),列第三位,而保诚亚洲的内含价值为90亿美元。保诚评价称,友邦在亚洲的优势是:广泛的地域份额和规模,强大的品牌,多渠道和专用销售渠道,庞大的有效保单,专注于传统产品,及强劲的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

  两者的整合首先将带来最大的市场份额,并提升整体利润。目前,友邦中国的新业务市场份额在外资寿险公司中居第一位,信诚为第四位。在中国,友邦2009年98%的保费来自保障型产品和分红险,投资型产品保费只占了2%;而信诚人寿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0%和30%。

  “合并将可在供应受限市场扩大分销渠道,加速实施我们目前的策略,2009年友邦在中国代理人的数字是信诚的1。9倍,两者若合并,将超过3。9万人。”保诚在一份分析材料中称。

  2009年,信诚人寿拥有13600名代理人,而友邦中国为25800人,信诚的代理人年度保费为8000万美元,友邦则达1。42亿美元。

  2009年,友邦在中国的保费收入为1。88亿美元,信诚为7100亿美元,而友邦的期缴保费占比达91%,信诚仅为84%。

  按照保诚的计算,整合后这一比例有望达到89%;在渠道保费收入中,友邦有76%的保费来自代理人渠道,银行仅为12%;而信诚的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占56%,银行占42%,整合后两个渠道的保费占比将分别为70%和20%。

  但是,保诚也在前述分析师见面会的材料中指出,友邦的利润率是保诚利润率的一半以下,友邦有限的医疗保健和附加保单销售较少,因此需在友邦增加单位联系式的附件保单和医疗保健。

  具体操作方式将包括:使用报价系统提议附加保单,制定奖励以奖赏附加保单,训练代理人销售捆挷式产品,使用附加保单推动销售收费较多的产品和交叉式销售的机会。

  保诚特别强调其对两公司整合的指导原则,“追求的不是单单将两个机构合并起来,而是创建一个取得胜利的机构,要保存目前的业务进程,但同时致力创造长远的价值及协同效益,并与表现最优秀者小心确立整合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保诚强调在整合过程中要行事公平,具有透明度,并与代理、雇员、客户、监管机构及投资者沟通无间。“结合的方式在区域性的总公司层次和各个国家将会不同,比如在中国需和当地的监管机构和合资合伙人合作。”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