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王牧笛转发了几十条相关案例的微博,引发了不少人对保险销售误导、保险内部培训体制等问题的“吐槽”,也引来保险圈内人士的论战。
平安人寿(微博)深圳业务总监丁庆年昨日通过微博私信向王牧笛表达了个人观点,他认为节目中一些言论过激,但如果能引起大家关注保险营销员生存状态是件好事。
另一位业界人士也认为,郎咸平只不过是把百姓对保险行业积累已久的民怨点燃了而已。中国保险业如果不能痛定思痛、完成自我革新,不以严刑峻法打击欺诈行为的话,未来将积重难返,那才是保险业的悲哀。
传统代理人制度面临改革
记者发现,代理人素质良莠不齐成为网友指责的重点。据了解,国内的保险人代理制度是1992年从海外引进,目前保险代理人制度在海外依然常见。据官方统计数据,2011年底中国保险业从业人员354万,其中大部分是保险代理人。在传统代理人合同中,保险代理人无底薪、无社保,生存压力迫使其奉行“业绩为王”的狼性销售文化,销售误导甚至欺诈由此产生。
昨日在微博中参与讨论的人士,不少表示自己曾有在保险公司供职的经历,正是那段不愉快的经历让其对保险行业印象不佳,如存在急功近利、诚信缺失等问题。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传统的人海战术下,每年保险公司都需要吸纳大量的新人,但一年下来留存率仅有20%至30%。20年来在保险公司入职后流失的代理人超过千万,这些人对保险行业负面印象很难扭转,这是保险业形象上的一笔“历史欠账”。
对于保险行业形象不佳的情况,监管部门也已充分了解。2011年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台后,第一时间便提出了改变保险业不良形象的计划。
10月8日,保监会在网站上公布《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了3年、5年和长期目标。计划3年左右时间改变保险营销管理粗放、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等现状,改善保险营销职业形象。(文章来源:新浪)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