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沿用至今,上限固定在2.5%的寿险预定利率终于“松绑”。保监会2日表示,自8月5日起正式实施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新政策,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这意味着执行了14年之久的2.5%上限规定终于被突破。
专家认为,寿险定价利率改革短期将压缩保险公司利润空间,但长期而言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则有望“花更少的钱买到利率更高的保险产品”。
寿险收益率上限
长期低于存款利率
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回报率。1999年以前是保险公司自由定价的,1999年年中保监会才出台了2.5%的预定利率管制。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总裁贝克俊告诉记者:“2000年左右我对保险市场做过调研,1999年以前银行利率水准相对比较高,在10%左右,所以保险公司也销售了大量的高利率保单。但在连续降息后,银行利率水准掉到了2%~3%,这就导致2000年前卖的高利率保单几乎全部是负数,保险公司出现严重的利差损,所以保监会才制定了2.5%利率上限管制。”
渐进式改革影响温和
“2.5%的预定利率抑制了传统保险产品的销售,不利于行业持续发展,有序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势在必行。”中国人寿(13.52,-0.03,-0.22%)保险战略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尽管从短期来看,费率改革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推高保险费率、提高经营成本、增加盈利压力和退保压力等,但中长期来看,寿险费率改革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