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从权威渠道获悉,延续二季度以来的回暖趋势,在衡量寿险业内含价值的重要指标——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幅上,上市保险公司7月再次出现全体翻红。
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启动,将令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趋向白热化。可预见的是,保险公司将推出更多保障型新险种,虽然产品利润率较过去有所下降,但能刺激保费规模增速提升,由“高利差”转向“以量补价”,将成为今后寿险业常态。
个险新单持续两位数增长
上证报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拿到了前七大寿险公司7月寿险保费成绩单。
1至7月,前七家公司个险新单保费累计同比增长11%,银保新单保费累计同比增长3%。值得一提的是,7月单月保费继续回暖,其中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幅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8%),银保新单保费相较6月有所下滑但仍同比增长23%。
很明显,自二季度以来,寿险业新单保费尤其是个险新单持续回暖。其中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在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幅这个重要指标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4月、5月、6月、7月的数据分别为:3%/4%/-2%/-27%、-7%/28%/8%/53%、7%/16%/15%/47%、22%/8%/9%/26%。
而今年以来的前七月,保险四巨头个险新单累计保费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1%、15%、-10%。显然,占据国内寿险业半壁以上江山的保险四巨头,逐渐走出了一直以来的保费下滑颓势。
相对而言,在个险新单上,中国平安的保费增速最为稳定,中国太保的保费增速则领先同业。不过,靓丽的业绩外表下,有业内人士看到了背后隐忧。
有投行人士调研发现,二季度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保费回暖的一个原因便是其在规模压力下的银保产品促销——高现金价值产品。“促销过后,下阶段保费能否持续回暖,还需观察。另外,我们预计这几家明年的退保压力或会上升。”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