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寿险保费反弹 保费规模逐渐扩大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寿险的发展在近半年慢慢走出低估,为了保持增长的势头,许多保险公司都舍弃了保险本身的价值,而不断地去扩大保费的规模。

  而此时,保监会对待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的态度开始“微调”——变强调保障型产品为“处理好保险与理财的关系”,要求保险业树立“大保险”。“作为新兴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产品不能搞一元论,要兼顾保障与理财。”上述保监会领导表示。其潜台词是“价值与规模”需要兼具。

  在保监会看来,目前分岐较多的保障与理财并不对立。上述保监会领导认为,近些年中国寿险市场的成长,投资理财型产品功不可没。10多年来,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已取代普通寿险产品,其规模占比由2004年的 65%升至 2013年 6月的81.3%。不过,负面影响是保障型产品占比降至2012年底的8.2%。

  保监会认为,中国当前银保模式类似于国际上的“银行主导模式”,其特点是“产能低,长期客户缺失”。而银保专业化是中国银行保险业务改革的方向,世界银行曾建议中国将银保业务与银行主营业务分离,成立专门保险销售机构。

  早在2009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要求,加快结构调整,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发更多内含价值较高的保障型产品和期交产品,并制定保障型产品的鼓励政策,推动保障型产品发展。建立健全投连和万能产品销售资格和销售行为管理制度,引导公司加大力度发展长期业务、期交业务。

  之后几年,大多数寿险公司都力推回归保障,“以价值为核心”的产品结构转型,加之经济增速放缓,寿险治理销售误导等“内忧外患”因素,寿险业规模快速下降,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但是当下适逢经济大调整,金融业竞争格局已变,信托资产超越保险业的背景下,在现代金融体系地位岌岌可危的保险业惟有发力,迎难而上。

  事实上,在规模与价值的问题上,保监会的态度转变可以从保费数据统计口径上得以印证。在5月23日公布的人身险保险公司统计数据中,不再是单一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还有“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与“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等两个项目,后两者按照2号会计准则,因风险保障低,几乎不计入保费收入。

  也许当寿险公司还在因“规模与价值”而纠结时,转变监管方式与思路的保监会已经给出答案。

  不过,问题是,目前寿险保费触底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上述保监会领导警示,类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销售并不具可持续性,易酿风险。(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