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所关心的是,购买了利率市场化产品,如何能够看到3.5%或4%的收益。记者了解到,在预定利率打破2.5%上限之后,在保险条款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缴纳同样数量的保费,所享受的保障额度将比以前有所扩大;而购买相同额度的保险产品,所缴纳的保费则会较以前下降。平安人寿测算,执行4%的预定利率后,同样的保额和保障条件下,消费者可以比预定利率2.5%的寿险产品少支付约20%的保费,相当于给保险产品打了个“八折”。
10月15日,平安人寿总经理柳志坚在回应外界就如何达到4%的收益时曾表示,就“平安福终身寿险”而言,从投资收益来看,相对较稳健的10年期国债收益也可以达到4%左右,再加上其他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平安满足收益要求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柳志坚也称,从目前的寿险发展态势来看,4%的预定利率并非“让利”的最高限度,一家健康的保险公司,4%到4.5%的预定利率应该是其可以承受的最高水平。
《华夏时报》记者10月26日也从监管部门获悉,市场上还有数十款新产品处在报备和报批阶段,其中最高的预定利率可能会突破5%。
利用新品冲开门红
预定利率2.5%的上限放开后,从最初新产品3.5%的预定利率,到平安推出4%的预定利率,再到有可能高达5%的预定收益,各家保险公司颇有点较劲的心态。
在市场人士看来,费率市场化背后是险企实力的较量,利率越高,对风险资本金的要求也就越高,保险公司面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压力也就越大,而另一方面,随着年底的到来,险企已经在为明年的开门红做准备。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