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保险产品通过世界杯效应进行宣传,保费不算高,但这类产品保障期间非常短,且往往针对该期间某一单项风险进行保险,例如肠胃炎、猝死等,保障范围也非常有限。
此外,这些经过包装的保险产品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网络销售。某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销保险的手续费非常便宜,而意外险的保险条款简单,非常适合网络上销售和推广。”此外,短期意外险的赔付率一般在30%左右,根据“大数法则”,保险公司一般不会亏钱。
网销意外险似乎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最新发布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有47家人身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经营业务,网销年化规模保费共计27.12亿元,占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总收入的千分之五点三,也就是说每1000元人身险保费中就有5.3元是通过网销实现。
创新还是噱头
对于这种创新型保险,保险业内对其看法并不统一。
有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奇葩险”其实是一种创新的手段,目的是吸引一些世界杯客户更多关注保险公司。这些险种费用低,保额也较低,对于百姓认识保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不少保险公司加大了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力度,甚至从不少IT公司高薪挖角,在组建的新团队中,IT人士与传统保险人士观点大不相同,带来了一些“短、平、快”的产品设置与推广策略,这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以海康人寿的“队医快跑险”为例,参与者可以选择一场比赛中队医的上场次数。然而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产品设置涉嫌对赌,一旦投保人数偏高,海康人寿赌输,其实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放大公司经营风险的举动。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微博]认为,应该鼓励保险公司创新,目前绝大多数保险产品设置仍是现有产品,通过一些产品包装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保险,这种正面引导的意义非常大。王绪瑾表示,保险公司主要保障的就是风险,理赔都是通过保险精算得出的结果,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为保险理赔而对保险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类似的保险产品虽然噱头大于实质的保障,但作为打破了传统保险范畴的尝试,也是一种创新的表现。(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