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延续了一年的高增长态势后,保险业在2015年成功实现“开门红”也并不是难事。2015年首日,平安和国寿新年保费收入均突破百亿,部分险企单日保费收入也已接近过去单月水平,为全年业务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上市险企实现“开门红”
尽管才刚刚进入2015年,但已经有保险公司乐得合不拢嘴。众所周知,能否顺利实现“开门红”,是国内寿险业能否实现全年保费收入增长水平的重要基石,因此,保险机构也素来重视在开年首日夺下新的成交记录。日前,多家险企都已传出捷报,成功实现“开门红”,部分险企首日保费收入甚至已经接近去年1月份全月的保费收入。
数据显示,两大上市险企平安和国寿的保费收入均已突破百亿,分别为150亿元和125亿元,而太保和新华保险(46.35,-0.46,-0.98%)保费收入也分别达到了31.8亿元和30.9亿元。对此,平安证券[微博]分析师缴文超透露,不少保险公司在去年11月中旬提前完成了全年业务指标,因此就预留了1个多月时间为“开门红”做准备,这是今年实现开门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高佣金、人力与个险渠道高增长也为险企冲击“开门红”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平安保险人力同比增长12%,达到71.2万人,实现开门红保费150亿元,相较于2014年开门红80亿元的规模,同比增幅近100%。
在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看来,开门整体数据或将超过预期,而开门红保费高增长将提升全年新单增速预期,预期2015年全年行业个险新单增速在20%—30%区间,2014年行业个险新单增速为15%—20%。
在产品类型方面,目前4家上市险企开门红主打产品形态均为“年金+万能账户”。具体产品分别为平安“尊御人生(年金分红+万能)”、新华“金彩一生(年金+万能)”、国寿“鑫如意(年金+万能)”、太保“东方红(年金分红+万能)”。产品保障期限为终身或者到80岁,缴费期限多为3、5、10年缴费,平安首推3年缴费、新华推荐5年缴费,太保和国寿推荐10年缴费。
在非寿险业方面,惠誉评级日前表示,由于汽车销售量稳定、非车险产品的保险渗透程度增加及保险公司力图扩大产品覆盖面,都会让该非寿险业在2015年维持两位数保费增速。
理财险成中小险企冲击“开门红”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四大上市公司推出的“年金+万能账户”保险产品外,高收益理财保险依旧是各中小保险机构冲击“开门红”的利器之一。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