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八成险企不再只与巨头合作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互联网人身保险累计保费达到1465.60亿元,同比增长了3.15倍。
 
  引人注意的是,随着更多第三方平台的出现,寿险公司不再单一地“押宝”第三方平台,阿里、京东等巨头虽是不少寿险的首选。但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有超过四成寿险公司与至少3家第三方平台有合作,有超过八成险企与至少2家第三方平台有合作。
 
  与第三方平台类似的是,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通过中介机构的网络平台获得保费收入,这些网络平台包括700度保险网、慧择网、中民网等。如中国人寿与中元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保得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经纪公司的网销平台均有合作。
 
  意外险承保件数比例高达67.6%
 
  以短期险为主的意外险是仅次于寿险的第二大互联网人身险险种,虽然意外险的保费收入仅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2.7%,但从承保件数看,意外险产品占人身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承保件数的比例高达67.6%。意外保险的渠道结构发展较为均衡,各保险期间的产品占互联网意外保险官网保费和第三方平台保费的比例相对稳定。
 
  以中国人寿为例,中保协披露的网络保险产品信息显示,中国人寿备案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共有5款,均为意外险。平安人寿备案的5款网销产品中,有2款意外险。合众人寿备案的5款产品中也有2款为意外险。中荷人寿备案的2款均为意外险。中保协数据显示,互联网意外保险中,一年期以内的意外保险以高达66.1%的保费占比保持互联网意外保险的主力优势地位。
 
  尤其是春节期间,众多险企纷纷在第三方平台推出以春节为主题的保险产品,如中国人保的“返乡保障险”、中国人寿的“情人结之人身意外险”等。另外,春运也成为第三方平台近期促销意外险的的一大噱头,不少寿险公司纷纷推出100元、200元不等保费的交通意外险,保障时间从1天到1年不等。
 
  从寿险网销的业务结构来看,人寿保险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96.6%,较上半年的比例有1.1个百分点的提升。其中,包括万能险投连险在内的理财型业务保费占互联网人身险保费的比例高达83.2%,较上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互联网健康保险中,一年期及一年期以内的产品为健康险的主力险种,占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的比重高达86.4%。
 
  选择第三方保险平台资质很重要
 
  春节、“双十一”等节日期间,往往是各类金融产品的消费高峰期,对于投保人以及保险消费者,如何在众多第三方平台及大量的中介机构网络平台安全购买保险,成为不少投保人关心的焦点。那么,如何鉴别一个网络销售平台的安全性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保监会此前下发的相关文件及业内人士的建议,梳理出几大鉴别方法。
 
  第一是,第三方网站是否有网上销售保险产品资质。中国保监会此前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准入资质、经营管理等提出了监管意见,不具有全国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资质的、注册资本金未达到1000万元的、非保险专业中介的,均不得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
 
  第二是,第三方网站是否仅有地区性兼业代理资质而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保险。选择地区性兼业代理资质网站的安全系数相对较低,投保人在选择保险平台的时候最好是要选择具有全国销售资质的平台。
 
  第三是,产品能否在保险公司官网查询验真,支付是否顺畅。按照保监会的规定,网络保险平台销售的产品应合规、报备。支付环节,钓鱼网站或支付不顺畅的网站,其安全性有待考量。
分享到:
本周精彩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