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企业抢滩保险市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进入3月份,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到设立保险公司的队伍中。在政策的激励下,保险牌照受到市场追捧。那么,各路资本抢滩保险市场,意欲何为?又会对现有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缴文超认为,由于大型保险公司在保费和投资端理念已较为成熟,这一趋势对于未形成竞争优势的中小险企影响更大。
门槛仍高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近日公开表示,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申请保险牌照。这个量几乎和目前已有保险公司的总量相当。值得关注的是,去年至今,虽然排队申请保险牌照200家左右,却只有15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另有3家公司被保监会给予“不予许可”的批复。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中的上市公司并无金融背景,还有一些股东公司并没有想清楚具体的商业模式,这使得保险公司在筹备的过程中充满变数。
例如,去年苏宁等六家公司筹建的天伦人寿就因为公司发展模式不明确,被保监会不予批准建立。与此同时,国腾电子等五家公司筹建的国开财险则因为净资产低于两亿元,不满足股东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被保监会不予批准筹建。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进一步强调,“社会资本进入保险行业,需要具备四个硬件条件:一是自身条件硬、财务报表良好;二是有很好的持续投资能力;三是良好的社会信誉、公司信任度;四是优秀的管理团队。”
而对于上市公司参设保险公司的热潮,项俊波也提醒道:“保险行业盈利需要7-10年,要是捞一把就走,那不行。”进入保险行业必须有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准备。而与此同时,现有的保险公司中运营10余年仍无盈利的也不在少数,对此上市公司要有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