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低门槛高保障互助保险乱象频发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网络互助平台近两年的发展可谓火爆,许多“互助保险”机构借助移动互联渠道发展所谓的保险业务。
   近日,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互联网企业未取得业务资质以互助名义变相开展保险业务的行为,保监会将持续开展整治,坚决打击以创新为噱头误导公众、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当前部分“互助保险”存在风险,广大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平台都在追求用户规模,行业普遍认为,平台会员数量越多分摊金额越低,因此平台纷纷“拉人头”入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网络互助会员总量已超1000万。其中一些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向公众收取费用并积累资金,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挂钩和比较,发布误导或虚假宣传,有的甚至以“投资19元获30万保障”为噱头进行宣传。
 
  “低门槛高保障”已成为目前大多数网络互助平台的宣传利器。一些网络互助平台在其官网首页打出“门槛低、保障高,专业保险团队+精算师+技术支撑”的口号,互助计划甚至喊出了“19元加入,最高保障30万元”的宣传口号。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网络互助平台多是创业公司,其风控能力较弱,部分经营主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稳定状况存在隐患,消费者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等问题。另外,对于互助会员来说,由于风险到来的过程跨度周期很长,平台运营的时间越长,会员年龄增长,得病的风险概率也在增加,将给平台带来极大的运营风险。
 
  网络互助平台日渐暴露出的问题引起了监管层面的高度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保监会已对“水滴互助”等网络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保监会强调指出,在前期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部分网络互助计划公开向社会公众进行“投入少量资金即可获得高额保障”的误导宣传,诱导社会公众产生获取高额保障的刚性赔付预期,有的谎称已有百万会员,但实际上其未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赔偿给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没有充分保证,难以实现持续运营。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平台自身并不承担给付责任,无法保证兑现承诺赔付的金额。同时消费者还可能面临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特别是目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通过各种商业营销手段,迅速积累大量会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外溢风险不容忽视。另外,民间的互助共济行为一直存在,对于救助社会困难群体,发挥公益慈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根据《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于非法实际或变相从事保险业务的也将依法予以查处。
 
  对于网络互助平台,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李晓林认为,其业务模式难以持续,负责任的承诺和约定,须有负相应责任的基础,财务准备和机制是其中的必备要素。然而,目前互助平台自身尚存在一定缺陷,所做出的承诺,缺乏可靠的保障,社会公众的切实权益难以保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