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部分险资撤离固收资产转权益 另类投资喜忧参半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有望成长至15万亿元级体量的保险资金,正在资本市场中展露更大的影响力,并迎来大类资产配置调整期。
 
  北京某大型保险资管机构负责人陈晨(化名)表示,险资影响力上升,既为保险机构参与资管市场竞争加分,又使得险资更加重视自身作为长期投资风向标的的一举一动。险资举牌所看好的个股无可厚非,只要遵循市场规范和险资特性,其最后是谋求控股权,还是谋求财务投资获利,都有其基于自身判断的合理性。同时,不应忽视的是,保险资金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股票直投方面,其在战略投资、海外投资、创新型资管产品等方面都有所布局,其前景也被看好。在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保险资金的长期性更是成为优质资金的代表。
 
  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表示,2014年开始,中国国债利率进入快速下行通道。在低利率环境中,保险公司原先大量配置(60%以上)的高收益固收类资产缺乏,而保险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定价利率/万能险结算利率)尚未开始显著下降,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压力巨大。在当前“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中,加大权益类、海外投资、商业地产配置比例成为保险资金配置的选项。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一方面,政策支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资金在内的供给将更加丰富和完善,保险市场、保费增长点将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价值转型的战略延续,未来因保险业务本身带来的价值成长将更加稳定。此外,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手段及政策导向,有利于类固定收益等品种投资,减缓传统固定收益投资的中长期压力。
 
  部分险资由固收转权益
 
  低利率和市场信用风险已成为保险资金在固收类资产配置方面无法回避的挑战。华宝证券分析师李真表示,目前,保险机构持有的债券主要有国债、国开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商业银行次级债。从10月占比情况来看,保险机构持有国开债的占比最高(32.06%),其次是商业银行次级债(25.39%),然后是国债(21.26%)、企业债(12.35%)、中期票据(5.80%)和其他(3.14%)。截至10月,保险机构债券总托管量(银行间)为2.13万亿元,环比增加44亿元。从4月开始,保险机构债券总托管量开始出现缓慢增加。从分项指标来看,10月保险机构对企业债的持有量为2188.76亿元,较上月减少19.75亿元,延续4月以来的下行趋势,保险机构对债券市场风险仍保持高度警惕。
 
  陈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部分保险资管机构已开始谋划下一年度投资策略。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对于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和另类投资的配置将出现方向各异的调整。部分保险资金已出现或计划从固定收益类资产中适度撤出,转战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权益类投资领域趋势。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