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寿险罚单:前十大寿险被罚超2千万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严管”、“整改”、“防风险”“险资举牌”成2016年保险业的关键词,保监会监管细化的大形势下,销售误导顽疾依旧严重,非正常退保、业务操作不规范时常出现,营销队伍鱼龙混杂、营销员学历参差不齐,欺骗投保人、隐瞒重要合同内容等现象层出不穷。
外资险企“榜上有名” 八家被罚138.3万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有8家外资寿险公司被罚,另外还有两家银行系寿险公司也在名单行列。背靠银行这一大金融板块,渠道、资源、资本金等均不发愁的情况下,银行系险企被罚也是颇有意思。如建信人寿就因“虚列促销费、招待费”被罚5.5万元,农银人寿则因“客户信息不真实、未完成回访”等被罚14万元。
受行业关注的外资保险公司也难逃监管法眼,2016年有8家外资寿险被监管罚款,共处罚138.3万元,包括信诚人寿、中英人寿、君龙人寿、恒大人寿、中宏人寿、中德安联、交银康联以及大都会人寿。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信诚人寿,2016年信诚人寿被监管部门罚款多达87万,占整个罚单榜中外资寿险的一半以上,在整个寿险罚单榜中排名第九,与富德生命人寿紧差1.7万。统计资料显示,虽然信诚人寿在2016年仅收到监管部门5张罚单,但罚单数额较大成为信诚占据一位的重要原因。
信诚人寿两张大额罚款单皆因财务问题被点名,“以业务推动费名义报销部分费用,但费用报销发票记载事项与实际发生事项不一致”被罚34万;“财务不真实、通过银代渠道承保的部分团体人身险业务未按备案的费率执行”被罚44万。
此外,据统计资料表明,外资寿险公司多以“财务不真实”“聘任不合格人员”“销售误导”等原因被罚。
违规套路出新花样保单贷款存风险
“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这年头违规也出新花样。据统计发现,2016年寿险罚单中包含多项关于保单质押贷款的事由。例如,富德生命人寿扬州支公司王明玉因“伪造投保人签名填写个人保险合同贷款申请书,并且私下用投保人身份证复印件以投保人名义开办银行存折,骗取投保人保单质押贷款款项”被江苏保监局罚款3万元。
此外,为达成上级考核任务,更有公司以公司员工名义向第三人借款及组织公司内部员工筹款等方式投保保险产品。
从统计资料发现,随着保单贷款业务的发展,此类业务也出现了很多违规行为。比如,2016年2月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部分投保人的保单贷款金额超过保单条款规定上限,但并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保单条款,因此被广东保监局罚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