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问题是,银行为什么乐于向储户推荐保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银行热衷代理并推荐保险涉及银行和保险的利益:储户将存款存入银行,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而银行销售保险公司产品,银行是作为中介代理机构的身份获取手续费和代理费的收入;另外,柜台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之后可能会获取一些收入或奖励。”
据保险业内的知情人士透露,近年来,随着银保渠道竞争的激烈,银行渠道销售保险的费用已经水涨船高,有些银行甚至能达到20%的高额代理费用,对于VIP客户的大额投保享有的销售提成和奖金也非常丰厚。
分红收益难预料
据张卓保单的客户经理王某向本刊记者介绍:“这款产品的好处就在于期缴第一年,投保人只投了20万,但收益是按照全额100万来计息(据记者了解,此”利息“反映为保险公司除投保人保费金额外增加的核定保额10.36万,据此估算,”利息率“约为1.036%)的,再加上每年累积红利,利滚利十年,收益就相当不错了。”
据此可见,“红双喜C”呈现出了以下几个卖点:首先,如同某银行理财经理在推荐保险理财产品时向本刊记者表述的——“无论银行利息怎么降,你都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安全、无风险性如同银行定期存款;其次,张卓第一年实际期缴20万,但实际计利已经是按照满期的100万全额保费来计息了,这看似比银行存款更加有吸引力;最后,“红双喜C”享有每年的分红收益。对于本刊记者对“7.9%”年收益的求证,王某回应,2007年这款“红双喜C”能够达到11%的分红收益,“但这只是一个参考值”。
“红双喜C”的利息率仅为1.036%,那么从理财角度来讲,分红就成了未来主要收益的看点。但张卓所签的合同并没有包含银行柜台人员所给出的“7.9%”年收益的口头承诺,更没有明确分红将会达到多少。
据新华人寿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保监会禁止以往年分红数据作为对外宣传依据,所以在公司网站和服务热线都不方便透露往年分红情况。”因而,投保人在购买分红保险之前是很难预料未来分红收益的。
郭金龙表示,“这就存在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保人购买保险之前有必要知道此类保险或同类产品过去的总体收益情况,从而对是否购买该理财产品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此,保监会在《人身保险投保提示工作要求》中也明确要求营销员必须对分红型、万能险和投资连接型保险提示一定风险。
意外身故才有双倍赔偿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张卓表示对此保单的保障内容并不太清楚。经记者核实,这是一张意外身故保险单,当缴费期满,在合同期限内,保险公司为张卓核定出110.36万的基本保额,张卓如果出现意外身故将获得两倍基本保额的赔偿。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购买一个高额度的意外身故保险,因为我是在银行办理业务,”理财经理“作为投资理财产品推荐给我的,所以考虑更多的是合理的投资和回报。”张卓说。至于为什么要投入如此高的额度,张卓表示,“每年投20万是因为他们说分红是根据期缴额度大小来额定分红基数,也就是基本保额,这种理财产品只向上百万资产的客户才会推荐,投入越大基数越大,分红越多,累计利滚利就会相当可观。”
保险公司为张卓期缴20万核定的分红基数为110.36万,每年以固定利率加红利,复利利滚利,这是销售人员给予张卓的收益预期。除去这一点,从保障投入来讲,张卓说身故保险对他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况且也没有必要拿100万来投。
张卓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在理财室,经理拿出了一张月度的保险销售单,我看到上面都是银行金卡用户名单,大多是百万以上的投保额,月度销售额恐怕能达上亿人民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