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当前消费者风险转移、投资理财的热门消费项目。然而,保险业一直是近年金融消费遭遇“陷阱”的多发领域。昨日,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警惕保险业常见的五种宰客行为。
常见的五种宰客行为
市消委会秘书长邓国平说,总体来说,保险行业的宰客行为,主要反映在保险公司或经纪人利用消费者的无知,故意欺瞒、误导消费者,通过合同设置免责条款来规避责任等欺诈手法。
1、暗设免责条款。在密密麻麻的合同条款或《保单》备注栏中,设置免责情形、降低赔偿额等免责条款。
2、高投低赔。以车险为例,投保或每年续保均以汽车购买价投保,理赔时却不定值,在计提汽车折旧后净值理赔。
3、在合同上使用模糊文字忽悠消费者。条款文字模棱两可,普通人理解的字面含义与保险的条款含义不同。
4、夸大赔率或收益率。对投资分红险,鉴于复杂的收益计算方法,推销员故意夸大投资收益率。
5、免费保险诱骗欺诈。电话、短信等免费赠送保险,期限短,投保手续简易,条款简单,主要目的是为了主动让消费者接触和体验保险产品,理赔难度大。万一不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诱骗个人信息。
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选择
邓国平提醒消费者,市场上,保险种类众多、功能多元化,消费者不要道听途说,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理性选择。
1、选择正规的投保渠道。消费者最好选择到保险公司现场或登录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购买保险,对于人员推销、代理等其他方式投保,必须要求出具保险经纪从业证或代理证书,慎选电话投保。
2、清楚自身需求。投保前,应清楚定位自己的保险需求和保险功能,不要轻意被推销员的花言巧语忽悠诱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