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两全保险 > 正文
寿险销售 得加把劲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诚信是保险的立业之本,销售误导直接侵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引发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陈文辉认为,治理销售误导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是寿险业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母亲当时已经是69岁又10个月了,他们还骗我母亲买保险,简直就是欺诈。”日前,当胡先生带着他年过7旬的母亲肖老太向记者投诉时,脸上仍旧写着疲惫和无奈。“这半年来,我们为退保的事情弄得心力交瘁。”

  2009年10月,肖老太在银行办理换存折业务时经不住银行柜台人员和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劝导”,稀里糊涂地拿“救命钱”买了一份自以为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保险,这让肖老太的儿子胡先生得知情况后十分气愤。

  事实上,在屡屡见诸媒体的寿险销售误导案例中,老人成为受害的重灾人群。他们缺乏金融理财知识,对银行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往往容易被所谓的“比存款利息还高”的言辞诱惑。

  案例

  “救命钱”如何变保险了?

  回忆起当时被骗买了保险的情景,肖老太至今还懊恼不已。去年八九月份,已是古稀之年的肖老太向子女交待后事,将存折等有价资料交其子女保管,一份“潜伏”了近两年的“理财产品”终于重见天日,被发现原来是份保险。

  据肖老太回忆,2009年10月16日,她去建行广州东山铁路支行办理换存折业务,当时柜面人员就诱导她说,存折上那么多钱存活期都浪费了,不如转作理财产品,两年后就可以拿出来,而且利息比银行的定期还要高。尽管业务员说得动听,但肖老太不无顾虑:“我都已经70来岁了,这是救命钱,随时要用的。”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