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近期指出,购买保险时,应先考虑保障型保险,然后根据经济条件再考虑储蓄和投资理财规划(保险)。据此推理,如果你还没有购买健康险、意外险等传统保障型寿险,而直接购买了泰康人寿分红险,那么意味着你很有可能中“毒”了。
那么有多少收入?购买了哪些保障型保险后才适合购买分红险?
据友邦保险统计,2011年,重大疾病件均赔付为7.7万多元,较2010年增长近10%,但对比重疾后的实际金额需求,仍有不小缺口。因此保障型保险的保额不能过低,对大部分人来讲,业内人士建议一般定在20万左右比较合适。如果以30岁男性,30年保障及缴费期,购买定期寿险附加重疾险,保障金额为20万元计算,目前市场保费成本约为3000元/年。按照保费支出不超过年收入的7%计算,年收入应不低于42857元,可以初步认为,如果你的年收入低于4万元而购买了高额分红险,意味着你有可能中“毒”了。
还有一种更简便的判断方法,如果你每年所交的分红险保费,超过了个人年收入的10%,也意味着你的保险可能有“毒”,应尽快适当调整。
泰康人寿分红险独大堪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镇居民纯收入为23979元,低于适合购买分红险所需4万元左右的收入。从这个角度讲,泰康人寿的分红险仅仅符合较高收入阶层的保险需求,并不适合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是一个小众保险。但令人担忧的是,分红险一直是泰康人寿的主推产品,2011年保费收入达到了个险及银保业务规模的96.93%,有多少比例的泰康人寿个人客户是高收入阶层?有多少消费者买了毒保险。
2011年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收入比重达91.6%,寿险市场‘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根据Sigma的数据显示,过去我国保险深度的提高主要是由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的增长所带来的,保障型产品的保险深度不增反减。我国的保险深度从2001年的1.31%提升至2010年的2.66%,主要是理财产品型产品的深度从0.38%上升至2010年的2.23%,保障型产品的保险深度反而是从0.92%下降至0.43%。
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要求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保障型保险,做为一种制度设计,为社会提供保障安排是中国保险公司的社会使命,甚至是政治责任。个别保险公司在享受了制度带来的保险经营权时,却放弃了这种使命和责任,在保监会再三强调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时,片面追求保费规模,片面推广分红保险,是一种对社会、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