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划算了,我要去把买的保险全额退掉。”
“收益这么低?”“如果保险与银行存款没有区别,为何要买它?”……
相继发生的河南、湖北的银保挤兑风波已引起监管层、业界的警觉。“现在已经息事宁人,确保消费者利益第一,该退的都全额退了。”11月9日,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高管说。
然而,在这波投资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保险业抵抗风险能力不足正在显现,更大的风险或许正在酝酿,如果退保蜂起,一些小保险公司甚至会出现生存危机。
“我要退保!”
“太没信誉了!这让我感到很不安全,我要求全额退保!”不久前,一位河南商丘的银行渠道投保人李女士说。因为她的工资卡突然少了一万元,几经查询,才知道保险公司在未通知她的情况下,径直提前从其工资卡中转出一万元保险费。
原来,李女士在去年投保了一款五年期交保险产品,每年存1万元。因为是在银行,起初她以为推销员是银行工作人员,待办完手续后,她才看到保险合同,才知道推销员的保险代理人身份。合同上写明“自保费约定支付日的次日零时起60日为宽限期”,但保险公司竟然提前从她的工资卡中扣钱。
找保险公司理论,该公司答应退1万元,但2010年保费仅退现金价值,即7000多元。
李女士的遭遇引起不少投保人的共鸣。由于轻信销售人员所谓“收益比银行存款高”的许诺,加之因为是在银行,有些人误把保险产品当作高收益存款。幡然醒悟之后,便着急退保,但他们并不清楚,退保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不划算。“或许受此负面影响,上个月在河南商丘,一些投保人齐集银行柜台,不管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保单都要求退保。”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说。受此牵连,该保险公司亦被迫办理了一些退保手续。“维稳是第一位的,在保证投保人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如此。”这位高管说。
另外,湖北亦发生了一桩类似的银保挤兑风险。据悉,由于投资收益不理想、质疑保险业的诚信等原因,一些投保人聚集银行柜台,要求退保。
有据可证的是,2011年三季报显示,三家保险上市公司前三季度退保金额合计高达379亿元,较上年同期猛增50.79%。如国寿、太保、平安前三季度退保金分别为276.49亿元、70.6亿元和31.9亿元,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43.9%、117%和19.97%。
今年以来,退保额骤增已成全行业难题,更甚者,大部分退保额发生在第三季度,似乎暗示“退保潮”悄然而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