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深度评论 > 正文
泰康、新华激战养老社区保险第一单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日,记者了解到,泰康有计划在5月份推出与养老社区挂钩的保险产品,但泰康养老社区的建设却远没计划的那么快,直到去年12月底,泰康才在昌平新城标得建养老社区的一块地,地点亦并非此前媒体报道的小汤山温泉乡。另一竞争对手新华保险也不甘示弱,据悉新华在延庆的养老社区计划在今年二季度正式开工。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在养老社区市场上再次“短兵相接”。
  合众:打造养老基地群

  未来公司计划用五至六年形成全国战略布局,逐步构建全国养老产业基地群。

  与泰康、新华上报养老社区相关产品不同,另一家也在忙着建养老社区的合众人寿,暂时放弃了挂钩产品,而是采取普通养老院的经营模式。据合众人寿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曾经考虑过挂钩产品,但最终没能成行。

  2010年底,“合众健康谷”在武汉蔡甸破土动工,拉开了合众投资养老产业的序幕。未来公司计划用五至六年形成全国战略布局,逐步构建全国养老产业基地群。作为“第二个千亿产业”的重要支撑,位于光谷金融港的后援中心,目前已完成征地并正在试桩。

  所谓“第二个千亿产业”是指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提出合众人寿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打造一个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于一体的金融集团。若用数字描述目标,养老产业总规模1000亿元,保险产业总资产1000亿元。

  合众人寿养老产业基地群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据悉,2011年5月,“哈尔滨合众养老健康谷”在风景区长岭湖破土动工;2011年7月,沈阳市棋盘山开发区与合众人寿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斥资140亿元的健康养老社区项目将落户棋盘山;今年3月份,安徽省长丰县相关领导在参观合众人寿武汉健康谷时表示,争取5月1日前养老社区正式签约落户。

  保险公司之所以热衷于养老社区,看中的正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机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13.26%。中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介绍,“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16亿,约占人口的16.7%,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同时空巢化也进一步加速,部分大城市达70%,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机构提供的养老床位却少之又少。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1.78万亿,机构提供床位只有314.9万个,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只有17.7个。

  创新保单:仍有风险顾虑

  不论对保险公司还是客户来说,如何跑赢通胀都是挂钩养老社区保险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

  近日某业内管理人士在网上设计的一款养老社区保单引发热议。这份养老社区的“理想保单”包括:“保险期限:60岁至‘挂了’;保险责任:四星级酒店(单间)+二级医院(含特护)+娱乐活动中心(吃喝玩乐学);每年2次‘夕阳红级’旅游;全国50个养老基地供选择;体面的葬礼+6平方米墓穴;70岁之前‘挂了’,每年返还5万元;保险费视投保年龄100万元~300万元。”

  这份“理想保单”在微薄一抛出,就有网友询问此保单是不是泰康的保单,陈东升则回复评论称“当然是泰康的”。

  但“理想保单”在现实落地仍有一定难度。如在缴费门槛上,何志光曾透露,养老社区创新产品“新华家园”的缴费分为趸缴和期缴,一个人入住需要缴纳300万元至500万元的保费。而上述泰康内部人士表示,泰康的产品最低缴费门槛可能也要二三百万元。

  除此之外,在保障范围方面,某寿险公司管理人士表示,养老社区创新产品很有可能是在保证入住的情况下,加入疾病险,只针对一定疾病设定一个保额,超过部分自行垫付;加入护理险,到期后返还护理保险金,比如3000元/月、2000元/月,再加上其他一些可以大体估测成本的服务。

  “对于挂钩养老社区的创新产品,保险公司可以确定建设养老社区的资本投入,可以估测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治疗费用等风险,通过精算计算出相应保费。但是整个养老过程中有很多环节无法估测出成本,比如一个人养老期间疾病到底会花多少钱,护理要花多少钱,目前没有经验值,保险公司因此不可能将客户日后所有的养老费用都无条件地承担下来,因为是无法计算出保费的。”上述寿险公司管理人士称。

  某寿险公司总精算师就认为,不论是对客户还是对保险公司都会有风险。“如果承诺返护理金或者一定的疾病保额,多年后,这一承诺额度是否能够让客户无忧?事实上,这也是目前普通长期保险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对于保险公司,未来承诺服务的成本,尤其在人的寿命延长的趋势下,现在缴纳保费是否可以足够支撑?归根结底,不论对保险公司还是客户来说,如何跑赢通胀都是产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