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体系,因此,养老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热点。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着的《人口学词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显然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据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直至2100年,老龄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快速增加,意味着未来老年人对养老、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将会迅速增长。虽然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着巨大需求,但由于资金不足,养老产业的供给严重滞后,这为保险资金介入养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投资价值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养老产业强大的需求空间为寿险资金介入养老产业提供了可能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并且不断加速扩大,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的不断涌现,使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凸显。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增加800万人,而且,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1/4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而且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的不断延续,使得居家养老愈来愈难。
据全国老龄办网站数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家庭平均人口大体稳定在4.23~4.43人之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1982年家庭平均人口为4.4人,2005年为3.13,23年间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1.27人,下降幅度高达28.86%。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同时,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空巢家庭。据全国老龄办2007年12月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这些空巢家庭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丧失。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大量涌现,势必要求居家养老模式需要逐步向其他养老模式转变,这将增加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模式的需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