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宏是一家金融类国企的中层员工。199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早期商业养老保险获准推出时,他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统一为员工认购了数额不等的保险产品。根据保险条款显示,投保人严宏,时年32岁,一次性交付保费21420元,60岁后,连续10年每月固定领取1525元。
严宏回忆,虽说当初有点不明不白地上了这么一个保险,现在看来,似乎还是挺合适的。对于11年后退休时可以拿到每月1500元的返还额度,他也很满意。
想跑赢通胀,购买增额寿险有风险
早在1996年,车阿姨就在太平洋保险公司购买了“步步高”增额寿险。从那时起,车阿姨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2820元的保费。按照保险合同,车阿姨61岁生日起,开始领取每月600元的返还金至身故。若投保人交付保费满三年,罹患七种重大疾病,能够得到48000元的一次性赔付。
当时车阿姨觉得很划算。但是没想到现在通货膨胀严重,600元就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说太少了。
根据测算,2000~2009年的十年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平均增幅为1.87%,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数字高达7.77%。车阿姨说,90年代中期,一斤猪肉也就八九元一斤,现在市场上便宜的也要十三四元一斤。20年间物价的涨幅可见一斑。
车阿姨为什么要买这份保险呢?车阿姨说,她当时是一名电焊工。厂里效益不好,裁减人数,1993年,车阿姨提前内退,开始为别人做门面标牌。原本计划自己做个生意多赚些钱,老来好有个保障,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内退”之后,单位不再帮她续交社保。
社保续不上,到了退休年龄,上哪儿领生活费?当时的车阿姨十分焦虑。有一天,车阿姨在与街坊理发师傅的闲聊中,了解到了商业养老保险的信息。
车阿姨说,他的爱人是做保险的,虽然保险当时挺贵的,但是单位没有指望了,只能自己交,所以也就没有犹豫上了保险。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2820元的保费,从1996年第一次交保费到现在,已经缴纳了47940元钱,按照规定,她还要再缴两年。
商业养老险种,要考虑保障功能
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分为传统型和新型投资型两种。
传统型养老险的产品利率一般固定在2%-2.4%,对于保险金的领取时间、领取金额均可事先商定;中国人寿的“国寿养老年金保险”、太平洋人寿的“长寿年年年金保险”均属此类型。新兴投资险包括投资连结保险、万能寿险和分红寿险,如泰康人寿的“泰康永福人生年金保险”、“中国人寿的”国寿稳健一生团体年金保险等。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