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不计免赔险,就意味着把本应自己的一部分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但不及免赔险也有免责情况,如出险后找不到第三者,这种情况是不属于不计免赔险理赔范围的。
业内人士指出,找不到第三者的交通事故,通常难以判定当事车主的实际责任,因此无法将车主事故责任作为理赔参考依据,不计免赔险对于这类事故的免赔率是无效的。这样做可规避一些道德风险,如有的车主在双方碰撞后,先收取一部分理赔款,再人为制造单方事故向保险公司索赔,达到双重赔付的目的。业内人士提醒车主,购买不计免赔可增加一部分保障,但不能以为购买了不计免赔险就能全保险。
陷阱3
理赔定损遭遇“拖”字诀
东莞一位车主去年12月14日在广州市科韵路发生交通事故,后将车辆开到修理厂维修。1个多月过去了,定损还没下来,期间这位车主多次打电话到保险公司询问,但一直未果。
理赔一直是保险投诉的焦点,针对投保容易理赔难的问题,新保险法规定,材料齐全后,保险公司应及时核定,最迟不超过30天,达成赔付协议后,应10天内支付赔款。
有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内部对理赔时效有一定规定,一旦因为工作人员失误,出现定损超时延误理赔的情况,保险公司将对工作人员进行经济和岗位调整方面的处罚措施。
陷阱4
电销“套账户”稀里糊涂即扣款
李先生去年7~8月接到一个自称是“海康人寿”的电话,对方营销了一通后,套取了李先生的工行帐户,李先生表示同意考虑投保,但要求了解合同是否合适后再确认。
不久,有快递公司的人员送来快递,要求李先生当场签字,李先生在不明确对方真实身份、未了解合同是否合适的情况下并未签字。然而,在李先生未签字的情况下,他工行帐户每月被扣掉保险费129元,长达半年之久。李先生投诉无门,只有不再往工行帐户里存钱。据了解,目前海康人寿已同意将所扣金额退还。
业内:凭录音扣款是惯例
由于电销保险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拓展该渠道。目前,保险公司电销保险产品多为意外险等消费型险种,产品条款较为简单,保费不高。
对于电销保险扣款,业内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普遍存在的做法是通过电话录音,只要口头同意,保险公司就可直接从投保人帐户中扣款。此前,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其法律效力也做出解释,“根据《电子签名法》规定,电话录音可作为合同订立的一种形式,但必须是客户的真实意思表示。”而凭录音扣款也是国际惯例。
提醒:切勿轻易“点头”
但不少消费者仍在未全面清晰了解保险合同的情况下,容易口头同意购买产品,心想既然未签字,应不具有法律效力。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接到保险公司电话推销保险时要慎重考虑,在不清楚保险条款的情况,不要明确投保态度,如果认为保险条款不合适自己,可直接拒绝购买。
不过,也有保险公司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如中美大都会在经消费者同意购买后,并非买上扣款,而是先登记受理资料后,由资深人员于次日就保障额度、保障范围、银行帐号是否有足够金额等进行确认,之后再打印保单,并交快递公司,待收到签字后再扣款。
业内人士提醒,电销保险也有10天犹豫期。可能保单还在犹豫期内,但消费者的钱已从信用卡、借记卡或存折账户中被划走。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在提出退保时向保险公司说明,保险公司将通知银行退回划走的保费。(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