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深度评论 > 正文
专家:保险回归保障本质才是真红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有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寿险方面的保费支出远高于产险,但寿险的保障水平却呈现过低的状况,可见国内寿险保障水平仍存在相当大的空白,这与在售寿险保障计划转移风险,补偿损失能力不足的现状息息相关。
   在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政策利好下,保险公司未来应当如何构建健康的保险市场,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寿险产品抵御风险,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着近20年保险从业经历的大都会人寿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汪涛。
 
  汪涛指出,保险业应回归转移风险的保障本质,重视保险的补偿职能和保障作用。大都会人寿在战略选择上落在保险的保障根本,基于客户的需求设计保障型产品。
 
  保险的保障本质区别于银行证券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统称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具有一般金融业所具有的特征。保险与银行、证券都是以货币为存在形式;都具有一定的资金融通性质;保险资金的运用与银行放款和证券资金的运用,都具有投资的性质。
 
  汪涛认为,保险与银行、证券存在本质的区别。在投保人缴纳保险费时,他所买到的是保险所提供的保障。投保人投保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寻求风险转移的保障。保险融通资金形式的实现是有相同风险的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助共济的经济关系和对经济的保障作用。保险资金运用并不是单纯的投资行为,它是保险承保业务活动的延续。保险资金运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保险的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利。保险投资活动的收益必然归到保险资金中去,增强保险偿付能力和保障功能。
 
  忽略寿险保障本质谈收益不利于行业发展
 
  汪涛说,在过往当中,中国保险发展在业务结构上基础薄弱。保险,特别是寿险方面,客户的风险集中在“生、老、病、疾、残”,若发生风险后对家庭就会产生财务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而寿险最应该做的就是去降低风险发生时对被保险人及其家庭的负面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公司为了实现快速成长抢占市场份额,所设计的寿险产品忽视了最基础的保障部分,更侧重谈投资收益,而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过于注重寿险产品的收益却未实际理性选择到亟需抵抗风险的产品,此类业务将会受到市场形势的较大影响。不可否认,此类产品在提高寿险行业保费份额、增加了寿险行业的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对投保人的保障不足,不利于寿险公司的形象以及寿险行业的良性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