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深度评论 > 正文
当前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考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十三五”时期是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保险强国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可以说是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
   最近项主席在“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专门谈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要重点防范十个方面的风险,其中首要风险就是公司治理风险,保监会也已下文要求保险公司全面自查十大风险。
 
  公司治理风险不仅是十大风险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解决其他风险的突破口和关键抓手。由于时间关系,我初步梳理了五个问题与大家探讨,分别是:保险控股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关系问题,两类保险集团的公司治理风险问题,大股东与保险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问题,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问题,以及保险公司并购中一致行动人与股权分散的关系问题。

  一、保险控股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关系问题
 
  随着保险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实业公司或金融公司通过开办、并购,以保险控股公司的形式出现。我这里所说的保险控股公司不是指保险公司控股别的公司,而是指非保险公司控股保险公司,换言之,保险控股公司是非保险的实业或金融公司成为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
 
  保险控股公司既有混业经营的效率优势,又有“法人分业”的分权架构来防范系统性风险。可以说,保险控股公司的出现是顺应金融深化的产物,具有时代进步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自由化使资本运作成为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保险控股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各自利益目标不同,保险控股公司也给保险公司带来特有的风险。保险控股公司以最大化自身的整体利益为目标,而保险公司则是要实现保险资本保值增值。因此,一旦控股公司出于自利动机而对保险公司资源进行不当分配,就可能加大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一是道德风险加大。利益差异使控股公司有动力凭借控制权和组织结构的不透明,采用不公平内部交易、相互担保、折价定增等方式侵占保险公司的现金流、资产和股权。
 
  二是财务杠杆风险增高。控股公司有可能通过扩大保险公司的风险来增加自身的预期回报,例如通过交叉持股等方式重复计算资本,使保险公司面临较为突出的高财务杠杆风险。
 
  三是风险传递效应凸显。由于保险公司无法保持风险独立和风险自担,一旦控股公司或下属其他子公司发生危机,通过风险传递的放大作用,将给保险公司带来较高风险。
 
  四是组织结构的不透明导致对保险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的评测困难,外部治理和市场监督机制难以发挥效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