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裴晓燕仍认为,中国现有的投资渠道和市场环境,规模优势难以体现,短期内的保单红利没有竞争优势。但对于高速飙升的物价带来的购买力下降的现状,是具有一定的对冲能力的。
缺乏高残保障是鸿寿年金险“软肋”
虽鸿寿年金对于养老和死亡两方面都有了详尽的保障,但对于那些因疾病或意外事故导致的高度残疾未加以附加到这款保险当中,确属这一险种的“软肋”所在。
保险经纪人史军人为,由于这一险种是定期寿险,受保人80岁以前可享受20或25年的养老保障,但随着生活水准和全社会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加强,年逾“杖朝”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80岁以后的生活更需要保障,从这点上来说,鸿寿年金这类定期寿险与终生寿险相比具有一定的劣势。
案例
黄岚,女,35岁,私有企业主,投保鸿寿年金(分红)保险,保额36万元(5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交费498240元(趸交费)。
可以获得的保障有:
1.公司每年根据分红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派发红利。
2.有72万元的身故保障:从交费开始保障到80周岁都有效。
3.从55岁开始,每月领取1500元养老金,直至80周岁。
4.活到80岁时,领取现金72万元,保险合同终止。
总共回报:
共交费498240元,获得的收益总共是:80岁时领取72万+总共领取的养老金45万(25年每年18000元)+累计红利。
点评
商业保险对于个人养老的补充作用,从产品设计上看还远不充分,即使是名字为“养老”、“年金”这样的险种,也还没能摆脱“后人受益”的保险原则。国寿这款年金险即是最典型的代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