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养老险为例,如果预定利率由原来的2.5%上升至3%,增加了0.5个百分点,按照(3.0-2.5)÷2.5=0.2的计算公式,则将有两种结果,其一是寿险产品保费不变,投保人获得的回报可比原来增加20%;其二是如果回报保持不变,则产品保费可降低20%左右。不过,该计算仅为理论上的结果,实际上保险公司可能不会采用直接降价的方式,而是可能对产品的保障条款进行修改。
险企短期不会大幅上调利率
人身险预定利率放开后,是否将掀起一轮降价潮?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而寿险预定利率为2.5%,市场预测今年可能会加息,一旦加息,寿险预定利率与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会持平甚至倒挂,而取消寿险预定利率上限后,为增加产品吸引力,寿险产品降价或将成为现实。
交银康联人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关浣非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放宽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保险公司也不会一下子大幅上调有关利率的,其原因是保险公司仍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去计算投资回报率,并且,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配置仍有一定限制。
也有保险公司人士认为,在加息预期下,保险公司有可能会对产品进行调整。但各家产品价格差异也不会太大,因为所有产品都须经监管部门审批,而监管部门会极力防止险企打价格战的。
一位资深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利率放开的落脚点是对客户有利,是否降价与公司大小无关,关键是对公司运营能力提出挑战,专业度高的公司经营会越来越好。
担忧产生利差损而影响险企收益
而令险企最担忧的是利差损。上世纪90年代,寿险预定利率曾经达到10%以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公司曾销售大量的高利率保单,但之后银行利息大幅下降,一度降到2%左右,但是保险公司无法找到投资渠道匹配这些负债,因此,产生了大量利差损,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新规实施后,利差损保单再次出现的概率不大,但由于历史的高利率保单尚未消化完毕等原因,寿险公司的利差益将受到挤压。大型保险公司可能并不会贸然大幅上调预定利率,但不排除会有小型保险公司以非常高的预定利率抢占市场,再在后期慢慢调整。
不过,今年以来股市持续震荡,保险资金投资压力加大,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约650亿元,资金运用余额达4.05万亿元,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仅为1.7%。
投资压力的加大令险企叫苦连连,一位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资本市场好时,保险公司可以赚到钱,但现在资本市场不好,收益压力很大,因为保险公司主要收益还是来自于利差,费差、死差占比很小,利率放开后,对利差损的担忧有增无减。
记者了解到,由于担忧投资收益难以满足保单回报,有保险公司产品出现逆势涨价。“一方面随着利率的放开,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会提高预定利率,即降价;另一方面,考虑未来经营成本,也有可能会降低预定利率,提高产品价格。”上述人士说,近期其公司一款健康险产品,同样的保险责任和条款,此前年缴保费为1300多元,涨价后价格为2800多元,价格较之前翻了一番,在投资压力下,保险公司有这方面产品调整的考虑,不过不代表大面积涨价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