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出现负增长
有喜就有忧。记者梳理后发现,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都出现负增长的公司有10家,分别是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华泰人寿、英大泰和人寿、海康人寿、中德安联和中法人寿,其中,中法人寿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的负增长都最为严重,分别为38.22%和69.95%。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告诉记者,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保费增速放缓也未必是件坏事。
在他看来,目前大的经济环境严峻,寿险公司的产品与财产险公司不同,多具有理财功能。理财产品卖得多了,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也会加大,有中小保险公司的高管就曾向其透露,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希望放缓保费增速,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和盈利就可以了。毕竟保费规模过大,直接带给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压力,而各家保险公司股东结构不同,有的是以民营资本为主,有的是合资保险公司,一旦偿付能力下降,就会有融资的压力。而在大经济环境严峻的情况下,现金为王是多数选择。
记者同时发现,保险第一梯队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三家公司中,2011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增幅最小,分别为2.02%与3.84%。太保人寿的标准保费增幅最高,同比增长超过12%,平安人寿的规模保费增长最快,达到了20.84%。
上述不具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保险公司中的第一梯队,国寿、平安和太保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目标。以太保来说,不是一家纯市场化公司,但也不是一家纯的国有企业,更像是走中间路线,在寿险第一梯队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虽然从影响力来说,不如国寿、平安,但是符合监管要求,公司努力调整业务结构,在进行综合评定时,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是有益的。
寿险难财险好
记者查阅了多家券商发布的保险行业研究报告,综合来看,今年寿险行业承保压力比较大。
宏源证券(000562,股吧)保险行业分析师黄立军在分析报告中指出,进入下半年,保险公司的承保情况会更加不容乐观。由于中长期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保险产品缺乏吸引力;劳动力成本提升,保险公司增员困难;银保新规严重影响行业银保渠道规模保费,寿险行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兴业证券(601377,股吧)保险行业分析师张颖的观点也基本相同,其认为,年内寿险保费增发的颓势依然在延续,相比年初而言,银保新政的影响逐步趋淡,但宏观政策调控带来利率上升,对比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推出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而言,保险产品的收益率相形见绌,再加上个险渠道增员乏力,行业增长缺乏动力。
而要想打破寿险业这样的僵局,保险公司必须在寿险产品和渠道创新上有所作为,在产品设计上针对客户风险特征推出差异化产品,在销售渠道方面加强创新,可以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让利于消费者,从而挖掘客户需求。
与寿险业发展遭遇瓶颈不同,今年以来,财产险的发展势头却一直不错,尤其是非车险业务,保费规模与往年相比有大幅度的上升。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359.6亿元,同比增长16.9%,承保盈利状况持续改善,34家财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14个大类险种中实现承保盈利的达到12个。其中,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累计保费分别同比增长了35.9%和19.3%。
郝演苏告诉记者:“财产险的发展主要与经济环境有关,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好时,更注重考虑财产风险,财产险没有更多的理财业务,多是风险保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