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国内寿险市场的六巨头保费收入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国内寿险市场的六巨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洋人寿、人保寿险和泰康人寿,占据寿险市场80%的份额;国内保费规模最大的七大标杆地区广东、江苏、河南、山东、北京、四川和上海,囊括45%的保费收入。

  新华保险内部人士认为,2011年作为该公司的上市年、调整年和客户年,该公司在战略转型、合规管理、后援建设等方面的强势推进,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该人士透露,新华保险在去年的业务做起来比想象中艰难。2011年整个寿险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各公司的业绩增长普遍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受到银保90号文的影响,加上公司内部开始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新华保险的业绩一度落入低谷,曾掉到行业第四名的位置。然而,因为新华在行业内率先实施战略转型,公司很快就在下半年突围,逐渐缩小了与同业之间的距离,并在9月份实现反超,从此坐稳了行业第三的位置。

  业内人士认为,新华保险分支机构的强大作业能力是拉动业绩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据各地保监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新华保险34个分公司级机构当中,北京、湖北、湖南、陕西、吉林等9个市场保费收入位居当地第二,广东、上海、天津等10个市场的保费收入位居当地第三。

  随着上市后未来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新华保险已开启新一轮的“版图扩张”。就在成功上市后的十余天内,新华保险即对外正式宣布进驻深圳市场,完成了全国沿海城市布局。

  泰康人寿:上市延后份额不同程度下滑

  2011年,泰康人寿全国实现保费收入679亿元,市场份额下滑约1个百分点至2011年的7.1%,由于低于人保寿险2011年7.35%的市场份额,泰康人寿在2011年的市场排名也被人保寿险取代,“座次”从2010年的第5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6位,其与昔日对手新华保险的差距更是进一步拉大。

  此次的统计显示,在全国保费排名前七的地区中,泰康人寿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出现了下滑。其中,北京下滑了1.69个百分点;四川地区下滑了1.79个百分点,市场排名从第2位掉至第4位;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泰康人寿的业绩下滑,其上市计划也被推迟。2011年是泰康人寿成立15周年,在去年的15周年庆典上,泰康人寿宣布“力争”三年内实现A+H上市,而此前几年间,曾数度传出泰康“即将上市”的消息,如今,其上市时间表再度推后。

  太保寿险人保寿险:表现稳定人保寿险跻身前五

  相比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变化,太保寿险和人保寿险2011年表现相对正常,比较平稳。

  自2010年起,虽然太保寿险从保费“探花”宝座上跌到第四,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该公司2011年在北京、上海等七大地区的市场份额大多都是上涨的,仅在四川出现略微下滑,在七大地区中上涨最为明显的是山东,涨幅达到1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太保寿险2011年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较2010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

  2011年,人保寿险首次超越泰康保险,拿到第五名的成绩,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七个省(市)数据显示,人保寿险的市场份额整体变化不大,无论是上涨的地区还是下滑的地区,其市场份额变动都不明显,如江苏地区该公司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上涨了0.22个百分点。当然,人保寿险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变化也不大,但该公司在2011年同比下滑了0.5个百分点。

  六巨头之外:部分险企去年保费负增长

  受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寿险公司2011年的数据表面上并不好看,如在此次调查中,简单对比2010年保费收入,多家公司的收入似乎都出现了“负增长”。

  以六大保险企业之外的太平人寿为例,保监会官网上公布该公司2010年的保费为330亿元,而2011年该公司保费收入314亿元,同样的情况也在部分寿险公司上演,特别是一些外资寿险公司表现更为明显。

  对此,某险企不愿具名的人士分析认为,2011年,经历了银保新政、银行加息和调整存准率,全行业的保费增速下滑明显。再加上新、旧准则的关系,表面看起来,保费增速已经变成了负数。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称,新会计准则将投资型产品、没有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产品剔除在保费收入之外,故新准则的保费“天然”少于旧准则保费;对于投资型产品占主力的公司而言,新准则的调整使其保费收入骤降。(来源:金投网)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