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分红型保险与储蓄,高于保障功能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日,在第六届上海保险论坛上,海尔人寿总经理张力称,虽然中国保险渗透率在提高,但有些产品与基金理财产品相差无几,有一些保险品种交100块钱可能只能得到一百零几块钱保障。他呼吁能对行业的风险保障额进行统计。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认为,保险和储蓄最大的区别是保险产品应当具有较强的金融杠杆效应,一元钱的保险费可能产生百元甚至千元的保障效能,而一元钱的储蓄是不具备杠杆效应的。目前,我国一些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杠杆效应越来越低,缴费周期越来越短,从而使得民众必须要通过较高的资金成本才能获得有效和真正有意义的保障。

  他说,分红保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寿保险产品,但我国市场却做偏了,储蓄成分过大,保障功能较小。

  短周期返还的风险

  一位保险公司产品营销和研发主管认为,出现上述状况与中国的国情有关,一些民众不愿意花钱去买真正的保障产品,而更愿意购买本金能够返还的储蓄替代类产品。也正是在这种消费者的心理的背景下,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新型的储蓄分红型产品,号称集理财、保障于一身,并迅速成为保险市场的宠儿。

  今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降低了投资型业务对保费的贡献度,希望以此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保险业提供更多保障功能强的产品。但是,从投资型保险中抽身的一些保险公司虽大力推广分红保险,但并未完全挖掘出分红保险的保障功能。但保险业回归保障已是众望所归。

  如何引导保险公司在客户预期、保险保障和公司收益间取得平衡,也早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记者了解到,2010年底保监局已出台一份讨论稿,拟对部分以快速返还为噱头、保障功能弱的两全保险产品实施监管。

  一位保险公司首席市场官分析,这类产品之所以引起监管注意,可能是为了促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保障本质。因为一份保单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提早返还很有可能带来保障功能的降低。(文章来源:投资理财网)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